解决方案与案例

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的制作方法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合楼盖体系,尤其涉及一种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适合于装配整体式建筑使用。

  [0002]建筑工业化已成为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现浇建筑模式转变为由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装配整体式建筑模式,已成为现代建筑从业者的使命。

  [0003]传统方式,高层建筑的楼盖主要是采用现浇砼整体浇筑,一般施工采用的是现场搭设规定的的临时脚手架,并设置好模板,根据自身的需求配置钢筋,现场进行砼浇注。

  [0004]近年出现了代替现场施工的模板就是在工厂预先加工模板,然后将模板搬入现场,安装相应脚手架,缩短了施工周期,这类预先制作的模板有压型钢板、砼模板及预应力砼模板,但是这类预制的模板存在成本高、重量大、不够轻便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应用于叠合楼盖现浇时,能够参与承力,强度大、刚度大、整体性好。

  [0007]—种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底板,其还包括有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架,支撑架底部与底板连接为一体,支撑架部分突出于底板上表面;支撑架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和位于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的腹板,腹板靠近两端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定位筋。

  [0008]上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优选地,腹板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长条孔,腹板靠近两头分别设有定位筋穿孔,且定位筋穿孔位于长条孔下方。

  [0009]上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优选地,底板内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预应力筋。

  [0010]上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优选地,底板采取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而成。

  [0012]预应力钢筋的使用,增加了底板的承载能力,减小了配筋量和底板厚度,也减小了结构的自重;底板中采用的支撑架增加了底板的刚度,减小了底板在施工中的挠度,实现了施工中较大跨度免支撑,加快了施工速度;应用于叠合楼盖现浇时,能够参与承力,强度大、刚度大、整体性好。

  [0016]图中1、纵向预应力筋,2、支撑架,3、底板,4、定位筋,2-1、腹板,2-2、长条孔,2-3、上顶板,2-4、下底板。

  [0017]为便于本领域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8]一种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底板3,其还包括有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架2,支撑架2底部与底板3连接为一体,支撑架2部分突出于底板3上表面;支撑架2包括上顶板2-3、下底板2-4和位于上顶板2-3与下底板定位筋之间的腹板2-1,腹板2_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长条孔2-2,腹板2-1靠近两头分别设有定位筋穿孔,且定位筋穿孔位于长条孔2-2下方,腹板2-1靠近两端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穿过定位筋穿孔的定位筋4。

  [0019]本实施例中,底板3内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预应力筋I ;底板3采用自密实混凝土饶筑而成。

  [0020]以上仅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础原理和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人能根据上述描述作出许多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底板,其特征是:其还包括有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架,支撑架底部与底板连接为一体,支撑架部分突出于底板上表面;支撑架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和位于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的腹板,腹板靠近两端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定位筋。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是:腹板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长条孔,腹板靠近两头分别设有定位筋穿孔,且定位筋穿孔位于长条孔下方。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是:底板内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预应力筋。4.依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是:底板采取自密实混凝土饶筑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应用于叠合楼盖现浇时,能够参与承力,强度大、刚度大、整体性好。一种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底板,其还包括有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架,支撑架底部与底板连接为一体,支撑架部分突出于底板上表面;支撑架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和位于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的腹板,腹板靠近两端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定位筋。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2. 超硬陶瓷材料制备与表面硬化 3. 规整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1: 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能耗的模拟与检测(EnergyPlus);建筑碳排放和生命周期评价;城市微气候、建筑能耗与太阳能技术的相互影响;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回归方法用于城市建筑能耗分析;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建筑能耗分析(R);贝叶斯方法用于城市和单体建筑能源分析 2: 过

  1.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设计 2.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及制造 3.专利布局及规避策略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