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建筑业绿色技术创新提速

  无创新,不发展。无论什么行业,技术创新所带来的行业发展变化都是不可估量的,也因此一直备受推崇。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长久以来被视为技术洼地的建筑业却迎来绿色技术创新的新一轮蓬勃发展。

  株洲市政府副市长谭可敏就此表示:“经过多年来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建筑行业已逐步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未来建筑业企业的竞争将从要素竞争转变为环境竞争,企业未来的发展动力也将逐步转向技术创新动力。”

  近段时间,在新型材料、建筑结构体系等方面的创新研发上,不少企业成果频出。其中,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石膏板为基础,原创研发和推出鲁班万能板,可替代木板等各类室内墙体和吊顶装饰材料,实现免油漆、免壁纸、免壁布,即装即住,环保无甲醛。长沙巨星轻质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在实践过程中则创新性将蜂巢结构原理移植到人类建筑结构中,目前已研发设计出GBF装配蜂巢芯空腹楼盖技术、GBF薄壁方箱现浇砼空心楼盖技术等新技术。其中GBF装配蜂巢芯空腹楼盖结构只需搭设支模架铺方木就可,可节约模板、梁侧模板及梁侧抹灰和减少模板损耗,较大降低实施工程的成本、提高预制率、减少污染。

  在降低建筑能耗方面,迈瑞司抗震住宅技术有限公司针对灌浆套筒的通病来优化和改良,并综合传统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优点进行研发的“密肋复合板结构”技术体系可实现建筑结构保温维护一体化,不仅能节能和节省资源、提高建设速度、减少实际工程成本,还能使建筑抗震效果好、结构自重轻、住宅得房率高。伟大集团节能房股份有限公司在株洲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局的全力支持下,设计研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能达到90%以上的节能标准,可助力实现舒适经济、高品质的科技节能百年建筑。

  “对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整个行业还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方面投入,目前很多技术问题,仍需通过不停地改进革新、发展、研发来解决。”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表示,技术人员设计施工能力、素质也要加以提升,超低能耗建筑对技术人员的要求非常高,需技术人员加强设计施工能力学习。

  在国家大力打造生态城市,倡导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发展绿色建筑的今天,对于建筑整体建造技术体系的创新研发,较为亮眼的或许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层层有园林、户户有庭院”“让高层住房全都变成如同只有一两层的低层四合院”的新一代住房技术。如新疆天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天地”)历时7年研究而成的第四代住房。

  “第四代住房集合中国传统四合院、欧美别墅、空中园林、空中停车、垂直绿化和电梯房等众多建筑优势于一身,让城市的高层居民每家每户都有前厅后院,使原来传统封闭式的建筑模式,变成了开放式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邻里之间和谐共融的美好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立体园林建筑”项目负责人袁清扬说,第四代住房这种立体园林建筑已连续两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科技示范项目,立体园林建筑的设计标准也已正式对外发布,这标志着立体园林建筑进入了全面的落地阶段。

  湖南第四代住房置业有限公司项目总经理潘明文表示,第四代住房是绿色经济发展要求下的产物,是打造“开窗见园、推门见绿”的田园风光城市形态做出的一次突破和创新。“随时代持续不断的发展,我们还会继续做好技术创新,不断满足大家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因为不断迭代升级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没有前瞻性的企业或产品终将被市场所淘汰,而只有不停地改进革新的企业和产品才能长久地传世。”

  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的新型建筑工业化道路,是解决我国建筑业长期以来大而不强、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协同水平不高、产业组织碎片化、建造方式粗放落后等明显问题的必然选择。

  2017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30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195个产业基地名单;2018年11月,为梳理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通知,决定对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实施情况做评估,评估合格的城市和企业继续认定为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评估不合格的城市和企业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撤销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认定;2020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又公布了第二批18个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和133个产业基地名单。

  为充分发挥行业媒体的研究优势和专业指导作用,梳理成功经验、促进经验交流、更好服务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将长期从事“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范例城市)及产业基地发展状况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各省各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范例城市)及产业基地的经验做法和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而为行业主管部门、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等提供信息决策参考。欢迎相关城市及产业基地提供一线前沿信息或实践案例线索,也欢迎相关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一起参与系列调研和专题研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