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组图 70载毛乌素沙漠后退20公里!三代白芨滩人汗水浇筑治沙奇迹!

  原标题:组图 70载,毛乌素沙漠后退20公里!三代白芨滩人汗水浇筑治沙奇迹!

  6月6日,习在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防沙治沙特别是‘三北’等工程建设的决策是非常正确、极富远见的,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

  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组成部分。从1953年建立防沙林场至今,三代白芨滩人已累计治沙造林68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使毛乌素沙地从银川平原灌区边缘后退了20多公里,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地的南移和西扩,保护了黄河的生态安全。

  30年前,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王有德带领大家一起种树的情形,让白芨滩林场职工张学云至今难忘。

  “王有德把自己家的房子、亲戚家的房子,总共十几套抵押给银行,贷款80多万元为职工建了房子。”张学云回忆,王有德的举动让职工们看到了希望,尽管条件异常艰苦,一张嘴就是沙子,但大家铆足劲挖坑种树防沙治沙,没有一个人提出要离开。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这首在当地口口相传的歌谣,唱尽了沙漠化给当地百姓带来的苦楚。

  最初为了固沙,白芨滩人将沙漠里原有的沙拐枣、柠条、沙柳压实在沙地上,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在王有德的带领下,白芨滩人探索采用了“草方格固沙”技术,他们利用废弃麦草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留出1/3左右的麦草竖立在方格四边,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麦草根部,把麦草牢牢扎在沙地上。

  每天早上七八点钟,大家就背着麦草、树苗进入沙区。白天,顶着高温推沙平田、挖坑种树,晚上就住在临时帐篷里。白芨滩人改变过去一季造林、成活靠天被动治沙模式,主要抓雨季造林,啥时候下雨就啥时候造林,大幅度的提升了造林成活率。

  “沙漠想变绿洲,治沙技术是关键。没治理前的沙漠距离黄河最近5公里,区域内分布有10多条水蚀冲沟,黄沙沿沟进入黄河抬高河床,造成风沙危害严重,灾害性天气对工农业危害较大。”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局长王兴东介绍,在干旱造林区重点推广“1+4”治沙技术。“1”是草方格固定流沙,“4”是雨季撒播草籽、穴播灌木种子、营养袋苗造林、春秋植苗造林四项技术互为补充,主抓雨季造林,注重灌草结合、树种间合理搭配,沙丘丘顶撒播草籽,在迎风坡、丘间低地种植耐旱灌木,如柠条、花棒、沙拐枣等,极大提高了造林质量,造林平均成活率从过去的30%,提升到现在的80%。

  几十年过去,凭着“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白芨滩林场干部职员以每年造林2万亩的速度,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61公里的绿色屏障,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白芨滩的变化不只是沙漠变绿洲,我们这些治沙工人也变成了产业工人,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大棚,这日子眼见着一天比一天好。”6月16日,记者在白芨滩林场大泉管理站见到工人李国宝时,他正在割韭菜,郁郁葱葱的韭菜就像他的生活充满了绿色的希望。

  李国宝有着20多年的治沙经历,让他印象最深的是那次跟“老鼠作斗争”。“10年前,我承包1000多亩沙地。根据相关要求,3年之内1000亩沙地种子成活率要达到85%。但是没有想到刚播下的种子就被老鼠都吃掉了。”李国宝回忆,那时急得他整宿睡不着,最后急中生智,和妻子两个人敲了一晚上的锣,把老鼠吓跑才算把种子保住。

  如今的李国宝在林场有4个大棚,还有5亩多地的苗圃,在治沙护林之余,他用心发展着自己的产业。“瞅,我们这儿的沙地最适宜种韭菜,这韭菜长得多俊,今年韭菜价钱不错,又是个丰收年。”李国宝笑言,今年他的年收入可突破20万元。

  和李国宝一样,大泉管理站职工哈淑梅也在这片沙漠里治沙造林20多年。前几年,她投资了十几万在林场包下了2栋大棚发展种植业。“我今年种的是龙胜2号辣椒,这个品种的辣椒个头特别大,质优卖相好。”这两天正是辣椒的采摘季,哈淑梅的一棚辣椒基本已被周边商贩订完了。

  除了种植大棚,哈淑梅还有5亩韭菜、5亩苗圃,还托管了3头奶牛,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特别感激我们林场的领导,给我们补贴鼓励所有职工发展产业,让我们大家都知道原来我们治理的这片沙漠能带来这么多的价值。”哈淑梅笑言,现在林场职工每人年收入都不会低于10万元。

  从“一毛不拔”的沙漠,到沙海里淘金。白芨滩林场在沙区边缘有水的地方,采取滴灌节水技术,营造乔灌混交林,种植沙地经济林,全力发展沙产业。

  “我们打造沙漠田园综合体,让传统沙产业焕发新生机。带职工走出去学习,引进改良整形、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实施老果树改造,果树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极大的提升。”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杨学龙介绍,如今林场发展了四大支柱产业,种植特色林果3000亩、苗木2000亩、沙地韭菜1000亩,建起温棚232座,建起了一座千头奶牛养殖场。同时,实施大泉生态牧场改造,林间牧草种植培养面积达到700亩,围网养殖梅花鹿100头、鸵鸟500只。

  如今,白芨滩沙漠田园综合体5年已累计实现果蔬产量641万斤,靠多种经营反哺治沙,鳞次栉比的温棚真正成为带动职工增收的“聚宝棚”。

  很难想象,9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大小沙坑纵横、戈壁沙滩广布的不毛之地。退休后,王有德依然情系防沙治沙事业,由他发起成立的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只身挺进这块让人望而退却的“烂沙坑”,他也开始了退休后的“二次创业”。

  每天,王有德早出晚归打田埂、栽树,发动社会力量开路引水、削高填低、清石换土……从2014年开始,王有德经过9年艰苦努力和广泛宣传动员,争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社会和个人捐款资金。截至2022年,共争取到各种资金近5200万元。通过开展公益治沙和沙产业发展推介活动,目前,基金会已完成沙漠绿化和经济林种植培养面积8000多亩,植树130多万株。

  “我们通过开展沙漠绿化和发展沙产业,增加了马鞍山区域内的森林面积,建成了一道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有效保护了银川河东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和黄河母亲河的生态安全。”王有德和记者说,目前,基金会已建立了生态植物园、公益园、采摘园、养殖园、鱼池和综合培训中心等活动场所。为社会大众开展义务植树、治沙体验、生态采摘、青少年研学、党员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和科学普及平台。

  虽然已退休,王有德仍然每天在防沙治沙一线忙碌,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好治沙故事,将习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带给每一位青少年。“白芨滩职工们的治沙史和基金会发展历史,是我们面向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的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王有德表示,从2015年1月以来,基金会已接待国内外近9万人次来参观学习。

  “6月5日至6日,习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要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以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贺兰山等为重点,全方面实施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加快沙化土地治理,保护修复河套平原河湖湿地和天然草原,增强防沙治沙和水源涵养能力。”王有德表示,一生护林,终生爱林。要深入贯彻落实指示,坚持终生治沙的人生梦想,吸引更加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治沙,共同为沙漠披上绿衣。(宁夏日报记者 张晓慧 文/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