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时间:11月7日拍摄地点:桑梓店街道西秦村拍摄内容:非遗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这个收获的季节,对天桥区桑梓店街道西秦村而言是不同的——几年前,非遗传承人在村里包地种植的“非遗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一个个精致的范模葫芦,从西秦村卖到了全国各地。村“两委”成员们合计着,这也许会是将来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的契机。
西秦村总人口294人,除去学龄阶段的85人、60岁以上的95人,仅剩的百余名壮年劳动力都在外打工。这个在外人看来早已搬上楼、过上现代化生活的村子,其实是个典型的“空心村”。2013年之前,村民靠种地为生;2013年以后,又靠土地流转费用补贴家用。那时候,大家似乎从没想过,这个小村子还有别的发展的可能。
“你看,这种葫芦形状是细长的,刚刚长成后,就可以套上模具,让葫芦的下半部分按照模具的形状生长。”李剑是范模葫芦的非遗技艺传承人,她这一句简单的概括,其实大有乾坤——记者看到,范模葫芦的成品形态各异,有的直接长成了历史人物的形态;有的则让栩栩如生的花纹直接随着葫芦生长过程形成于表面,浑然天成。这些葫芦有的被做成用于观赏把玩的摆件,有的被镶嵌上各种宝石装饰做成精致的茶叶罐,有的则成为养蝈蝈、蛐蛐人士手中必备的虫器。还有的,是用最传统的宣纸、牛皮纸糊制成模,表皮有淡淡的纸的纹路,别有韵味。
这个位于西秦村的种植基地,是济南市最大的范模葫芦种植基地。记者问起种植了多大面积时,让李剑有些为难,“这种葫芦从生长到成品需要十几道工序,在种植阶段就淘汰掉了大部分,不能用面积多少来衡量。”李剑带记者来到种植大棚内,仍有几个葫芦挂在藤上,细长葫芦的下半部分还套着石膏模具,“有的被闷腐烂了,有的没有长起来填满模具。往年收获一千多个葫芦,能走向市场的精品不超过20%。”
套在葫芦上的模具,是李剑亲手设计、雕刻的。“先用木头模具制作器型,再用硅胶做成‘阳模’,最后用石膏浇筑成‘阴模’……”李剑搬出一大筐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要使用到的工具,让人一目了然地理解了其中的不易。这项技艺目前是天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爷爷影响专职“玩葫芦”的李剑是第三代传承人。
2017年,李剑的父亲来到西秦村承包土地种植葫芦时,西秦村的产业只有一处家庭农场。当时,村民和村干部们对“种葫芦”并不理解,只觉得是“小孩儿玩的那种”。这几年李剑的作品以数万元高价被收藏家抢购,才让范模葫芦逐渐被大家熟知。
今年6月,驻村郭书柱来到西秦村。在村里了解情况的时候,这些精美的葫芦让他眼前一亮,拉着李剑了解了一番。“这可是好东西啊,以前为啥没听说过?”对于郭书柱的疑惑,李剑解答道,“一种原因是以前逐渐摸索种植技术,成品率很低;一种原因是不想让人来打扰,想专心搞创作。”
“经过这几年对种植技术的摸索、进步,今年葫芦迎来了五年来的大丰收,精品率能达到30%!”说起这个成果,郭书柱比李剑还兴奋。记者看到,已经收获的数百个大大小小的葫芦,被晾晒在朝南的玻璃房中,在阳光和高温的作用下,嫩绿色的葫芦表皮已经变得金灿灿,即将被制作成各种器皿,用指关节轻叩,能听到特有的脆响。跟着时间的推移,葫芦表面颜色会继续加深变成褐色、深红色,“颜色加深大概需要七八年时间,这也是藏家最喜欢的,因为独一无二。”
郭书柱说,葫芦基地带动了村民就业。“‘空心村’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他们想找份工作可不容易,也出不了远门。葫芦基地平时种植过程中,需要有人锄草、浇水,能用七八个人。”郭书柱和记者说,这个既属于农业又属于艺术的行当,还激发了一些村民的“艺术细胞”,李剑夫妇也会给村民传授糊制纸模的技术,上手后不仅能多些收入,更能收获属于自身个人的手艺,终身受益。
“从前我们村只有一处家庭农场,主要种植蔬菜、瓜果,给村里带来了收益也带动了村民增收,但还是局限于传统经济。”郭书柱表示,范模葫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因“福禄”的谐音,千百年来在文玩、收藏界热度不减,这给乡村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让“非遗果”成为“空心村”发展的助力!这一点,李剑也非常赞同,“自从我们在西秦村扎根,就获得了街道、村里很多帮助,当然愿意扩大规模,为村民多提供就业岗位!”
这几年,随着各个层面对非遗、文创产业的关注慢慢地增加,李剑的葫芦事业也像她耕耘的这片土地一样,迎来了丰收期。每年葫芦收获、出售后,她就要开始设计新的模具,用更精美、细致的花样赢得业界的认可。
对西秦村而言,乡村振兴路上也要一直设计、探索。有了借非遗之力振兴乡村的想法后,下一个项目很快与村子接上了头。“你看,我们现在正在搭建新厂房,很快就能起来!”西秦村党支部书记李彩霞带记者来到村里的一处施工现场,数千平方米的厂房已经搭起基本架构,为下一步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准备。“目前有一家面点企业正跟我们对接,他们制作的胶东花饽饽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论是知名度还是销路都不愁。”郭书柱说,厂房就是为这一个项目的入驻做准备,后续村里会积极帮助、配合企业办理食品安全、环评等手续,争取让项目顺利落地,“这一个项目也能带动我们村里的妇女就业,学到一技之长,一些有经验的老人做起来还更有优势呢!”
将来,范模葫芦、花饽饽两项非遗技艺项目聚在西秦村,还会为村子带来哪些发展的可能?郭书柱心中已有了盘算。
“我们村在黄河北岸,交通方便、运输方便,很适合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后能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把占地数百亩的家庭农场打造成集种植、仓储、采摘、研学为一体的生态园区,非遗项目也能够给大家提供参观、体验,吸引从小学到大学阶段的学生。”郭书柱的期盼,正在随着花饽饽项目合作意向的达成一步步照进现实。
小小葫芦,成了一个村庄发展思路的转折点,李剑他们的艺术人生,也将在这片干劲十足的土地上继续闪光。(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曹雅欣张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