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与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解决方案与案例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方法。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简称pk板,常应用于楼板的铺设中。它是以混凝土预制带肋薄板为底板,肋上预留椭圆形孔,孔内穿置横向非预应力受力钢筋,然后再浇筑叠合层混凝土从而形成整体双向受力楼板。在对楼板进行铺设时,需将pk板一块一块地吊装到相应位置后,再根据图纸要求做铺设,再对铺设的pk板进行浇筑。

  在现有的施工工法中,吊装时所使用的夹具较为复杂,吊装是效率太低,同时,在吊装过程中,因风力的影响,会出现摇晃,与其它物品产生碰撞的现象。

  一种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准备相应的pk板,并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分批堆放;s2,根据图纸设计的pk板位置在相应位置搭设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以确保pk板压在支撑架中的横杆上;s3,采用吊装设备将pk板一一吊装到相应位置并同时对pk板逐一铺设,直至铺满;s4,根据图纸设计的基本要求,在相应的pk板上预留水电管线,在pk板与梁柱模板交接处进行密封处理;s6,在pk板上布置钢筋及管线,在pk板上浇筑混凝土;s8,拆除步骤二中所搭设的支撑架及梁柱模板。

  进一步的,在堆放pk板时,应确保堆放长度夯实平整,并设有排水措施;堆放时,应确保pk板带肋的一面朝上,并在各层pk板底板下设置垫木和橡胶垫片,垫木应上下对齐,不得脱空;同时,每一处堆放的pk板层数应不大于6层。上述pk板堆码方法,基本控制住了pk板薄板边缘在转运和安装中受力不均开裂的效果,且便于吊装。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的支撑架包括多根支撑立杆和支撑横杆,在每根支撑立杆顶端均设有一能够在支撑立杆内上下滑动并固定的顶托,所述支撑立杆根据pk板所设立的位置安装为多排,每一排立杆的顶托上均固定有一支撑横杆。上述支撑架中的顶托可在高度上进行伸缩,能够对支撑立杆的高度进行实时调整,从而能够有效控制pk板铺设后的平整度,且便于保护pk板成品质量。

  进一步的,吊装时所采用的吊具包括伸缩式支撑管以及两个分别安装在伸缩式支撑管左右两端的吊钩,所述吊钩一端设有吊环,另一端向外折弯,形成吊钩折弯部,且吊钩上端与伸缩式支撑管可拆卸式连接;在每个吊钩折弯部的末端还设有一根能够围绕吊钩折弯部末端转动的连接杆,在吊钩折弯部末端以及连接杆的连接端均设有一螺纹孔,所述吊钩折弯部和连接杆通过一螺栓穿过螺纹孔后固定在一起;在每个吊钩上均套设有一个用于固定吊钩折弯部的固定卡片。上述pk板吊装工具,通过采用吊钩来起吊,不但操作更简单,且吊钩制作成本也低,另外,设置在吊钩之间的伸缩式支撑管,将吊钩连接为一个整体,能够在起吊过程中,稳定两边的吊钩,防止两侧吊钩出现倾斜,使得起吊过程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pk板的吊装步骤如下:s1,准备两个吊钩,并将吊钩上端安装并固定在伸缩式支撑管的两端;s2,将两个吊钩折弯部对准相应的pk板肋孔,并同时在相应肋孔处卡入固定卡片,然后,将吊钩折弯部插入相应肋孔后并用固定卡片将吊钩折弯部末端固定在pk板底板上;s3,采用钢丝绳将吊具和起吊机的吊钩相连,具体的将钢丝绳的一端穿过吊钩上端的吊环内,另一端固定在起吊机的吊钩上;s4,检查吊钩各连接点的连接是否牢靠,然后再启动起吊机进行起吊。采用吊钩钩住肋孔的方式将pk板与吊具相连,其操作十分简便,同时,所使用的伸缩式支撑管可确保在吊装过程中,左右两端的吊钩不会因受力不均而产生偏移,使得吊装过程更加平稳,整个吊装过程节省吊装时间约50%,大幅度减少了吊装成本。

  进一步的,在铺设pk板时,pk板的端部应伸入梁柱内不小于10mm,pk板端部与梁柱木模板交接处采用50mm宽、5mm厚的泡沫板进行密封,相邻pk板之间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填缝;当pk板搁置于砌体墙或钢筋混凝土梁上时,安装前应在两端支设一水泥砂浆块进行找平。通过采用泡沫板密封,并用水泥砂浆进行填缝,其密封面更广,显著改善模板系统的密封性,达到叠合层浇筑完成后质量优良的效果。

  进一步的,预留孔洞时,应根据等强代换的原则对开孔位置配筋补强,即在孔洞四周配置附加钢筋;开孔的洞口直径需小于等于60mm,且开洞应避开板肋及预应力钢筋,并严禁截断预应力钢筋;垂直于板肋方向的附加钢筋应伸至肋边,平行于板肋方向的附加钢筋应伸过洞边距离不小于40d。通过对开孔位置采用配筋补强的方式,可有效地保证pk板结构受力不被破坏,而且能确保达到叠合层浇筑完成后质量优良的效果。

  进一步的,在浇筑pk板混凝土前,需将pk板表面清洗整理干净,并浇水充分湿润,但不能积水;浇筑pk板混凝土时,应格外的注意用平板振动器捣密实,以保证混凝土层与pk板底板和肋板结合成一整体;同时要求布料均匀,布料的堆积高度严格按现浇层厚度加施工荷载1000n/㎡规定控制;浇筑后,采用覆盖浇水养护。上述施工工艺在保证清洁和施工荷载的前提下,pk板结构受力不会被破坏,而且能确保达到叠合层浇筑后结构优良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得到的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优化pk板钢筋构造基本控制住了pk板薄板边缘在转运和安装中受力不均开裂的效果;优化pk板堆码方法,基本控制住了pk板薄板边缘在转运和安装中受力不均开裂的效果,且便于吊装;优化pk板支撑方法,可有效控制pk板的平整度,且便于保护pk板成品质量。

  2.优化pk板吊装工具,满足了吊装的可靠性的同时,吊具制作简便,可通过废旧材料制作,且便于吊装,大幅度减少了吊具制作成本。

  3.优化pk板吊装工艺,在满足了吊装的可靠性、安全性的同时,且便于吊装,节省吊装时间约50%,大幅度减少了吊装成本。

  4.优化模板密封工艺的基础上,显著改善模板系统的密封性,达到叠合层浇筑完成后质量优良的效果。

  图中:伸缩式支撑管1、连接管11、调节管12、调节孔13、吊钩2、吊环21、吊钩折弯部22、连接杆23、固定卡片3、pk板4、底板41、肋板42、底板钢筋网43、矩形封闭筋44、钢丝网45。

  本实施例提供的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准备相应的pk板4,并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分批堆放;s2,根据图纸设计的pk板4位置在相应位置搭设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以确保pk板4压在支撑架中的横杆上;s3,采用吊装设备将pk板4一一吊装到相应位置并同时对pk板4逐一铺设,直至铺满;s4,根据图纸设计的基本要求,在相应的pk板4上预留水电管线与梁柱模板交接处进行密封处理;s6,在pk板4上布置钢筋及管线,拆除步骤二中所搭设的支撑架及梁柱模板。

  进一步的,在堆放pk板时,应确保堆放长度夯实平整,并设有排水措施;堆放时,应确保pk板带肋的一面朝上,并在各层pk板4的底板41下设置垫木和橡胶垫片,垫木应上下对齐,不得脱空;同时,每一处堆放的pk板4层数应不大于6层。当pk板4铺设完成后需在板面堆放钢筋等材料时,须严格按照设计施工荷载进行荷载控制,堆积高度不能过高,同时要求尽量均匀堆放,荷载不均匀时单板范围内折算均布荷载不宜大于1.0kn/m2,施工中应防止构件受到冲击作用。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的支撑架包括多根支撑立杆和支撑横杆,在每根支撑立杆顶端均设有一能够在支撑立杆内上下滑动并固定的顶托,所述支撑立杆根据pk板4所设立的位置安装为多排,每一排立杆的顶托上均固定有一支撑横杆。具体的,上述顶托的结构为现存技术,详见专利号为40中所述。

  进一步的,吊装时所采用的吊具包括伸缩式支撑管1以及两个分别安装在伸缩式支撑管1左右两端的吊钩2,所述吊钩2一端设有吊环21,另一端向外折弯,形成吊钩折弯部22,且吊钩2上端与伸缩式支撑管1可拆卸式连接;在每个吊钩折弯部22的末端还设有一根能够围绕吊钩折弯部22末端转动的连接杆23,在吊钩折弯部22末端以及连接杆23的连接端均设有一螺纹孔,所述吊钩折弯部22和连接杆23通过一螺栓穿过螺纹孔后固定在一起;在每个吊钩2上均套设有一个用于固定吊钩折弯部22的固定卡片3。

  本实施例中伸缩式支撑管1的具体伸缩结构如下:伸缩式支撑管1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管11以及分别套接在连接管11左右两端的调节管12,在连接管11和调节管12上均间隔设有多个间距和直径相等的调节孔13。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伸缩式支撑管1还可采用两根圆形管进行套装后进行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pk板的吊装步骤如下:s1,准备两个吊钩2,并将吊钩2上端安装并固定在伸缩式支撑管1的两端;s2,将两个吊钩折弯部22对准相应的pk板肋孔,并同时在相应肋孔处卡入固定卡片3,然后,将吊钩折弯部22插入相应肋孔后并用固定卡片3将吊钩折弯部22末端固定在pk板底板上;s3,采用钢丝绳将吊具和起吊机的吊钩相连,具体的将钢丝绳的一端穿过吊钩2上端的吊环21内,另一端固定在起吊机的吊钩上;s4,检查吊钩2各连接点的连接是否牢靠,然后再启动起吊机进行起吊。

  进一步的,在铺设pk板4时,pk板4的端部应伸入梁柱内不小于10mm,pk板4端部与梁柱木模板交接处采用50mm宽、5mm厚的泡沫板进行密封,相邻pk板4之间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填缝;当pk板4搁置于砌体墙或钢筋混凝土梁上时,安装前应在两端支设一水泥砂浆块进行找平。

  进一步的,预留孔洞时,应根据等强代换的原则对开孔位置配筋补强,即在孔洞四周配置附加钢筋;开孔的洞口直径需小于等于60mm,且开洞应避开板肋及预应力钢筋,并严禁截断预应力钢筋;垂直于板肋方向的附加钢筋应伸至肋边,平行于板肋方向的附加钢筋应伸过洞边距离不小于40d,d为钢筋直径。

  进一步的,在浇筑pk板4混凝土前,需将pk板4表面清洗整理干净,并浇水充分湿润,但不能积水;浇筑pk板4混凝土时,应格外的注意用平板振动器捣密实,以保证混凝土层与pk板4的底板41和肋板42结合成一整体;同时要求布料均匀,布料的堆积高度严格按现浇层厚度加施工荷载1000n/㎡规定控制;浇筑后,采用覆盖浇水养护。

  pk板转运、吊装、安装时在碰撞和受力不均的情况下轻易造成薄板面破裂,针对该问题,申请人对现有的pk板4进行了改进,具体如下:所述pk板4包括底板41以及设置在底板41上的一个凸起的t字形的肋板42,在底板41内设有底板钢筋网43,在底板41还设有一矩形封闭筋44,所述矩形封闭筋44中长度方向的钢筋与底板钢筋网43中的竖向钢筋末端相交,矩形封闭筋44中宽度方向的钢筋靠近底板41侧端,并与底板钢筋网43中竖向钢筋相平行。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底板41的抗裂性能,防止在浇筑混凝土后底板41边角处出现漏浆现象,在底板钢筋网43上还铺设有一层钢丝网45,所述钢丝网45的左右两端均伸出底板41侧端外,且钢丝网45的宽度与底板41宽度相等。

  pk板安装时传统方法采用2cm宽的泡沫双面胶,在与梁板木模板交接处密封处理,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现漏浆现象较多;现改进使用50mm宽、5mm厚泡沫板条用钉书钉射定在模板木方(木模板)上密封,加强交接处pk板面与模板或木方间的封闭效果。注意吊装安装时安装时利用钢筋撬棍撬动pk板边缘,一定得小心保护好泡沫板条,并使pk板与泡沫板条完全贴合,密封性完好。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