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蜂巢芯产品

丰巢赴港IPO:三年累亏37亿元 吸粉15亿曾为理财、P2P导流

  近日,中国最大的末端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丰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丰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丰巢收入分别是25.26亿元、28.91亿元、38.12亿元,分别录得净亏损约20.71亿元、11.66亿元、5.42亿元。丰巢称主要是由于投资建设及运营丰巢智能柜网络产生的巨额成本及开支。2024年前五个月,其录得净利润7160万元,刚刚扭亏。

  在业绩压力下,近年来丰巢开始不断丰富新的业务线月,丰巢宣布开始收取超时保管费,这给丰巢引来了巨大的争议。

  此外,记者发现,丰巢的广告内容里包含了贷款、理财等金融理财产品的营销信息,还曾为P2P平台“铜板街”做导流。良莠不齐的广告信息也让丰巢受到消费者诟病。

  丰巢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智能快件柜服务提供商,致力于提供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主打产品是24小时快递自助开放平台丰巢智能快递柜,主要提供自助寄件、收件等服务。

  2017年,丰巢收购中集e栈,又于2020年与中邮速递易进行了重组合并。截至2024年5月31日,丰巢科技已在全国31个省份的约20.9万个社区内部署了超过33万组智能柜,累计服务超过3.67亿名消费者,流转的快递数量超越210亿件。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丰巢科技按2023年收入计,慢慢的变成了中国最大的末端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

  尽管丰巢在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但近年业绩表现令人担忧。招股书显示,丰巢的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25.26亿元增加14.4%至2022年的28.91亿元,并进一步增加31.9%至2023年的38.12亿元。

  盈利方面,丰巢2021年至2023年的净亏损分别为20.71亿元、11.66亿元、5.4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37亿元。这些亏损主要源于公司在网络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巨额投资,即是成立初期的疯狂扩张的结果。

  据招股书,2021年-2023年末,丰巢智能柜分别为29.9万组、30.7万组、31.4万组,并于2024年5月末增至约33万组,共计约2990万个格口,覆盖了中国31个省份的约20.9万个社区。

  进入2024年,丰巢科技的业绩表现终于迎来了改善。2024年前五个月,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3.6%至19.04亿元,纯利润是7160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一转变得益于公司在快递末端配送服务的盈利能力增长、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及增值服务的增长,以及运营效率的提升。

  丰巢在招股书中表示,此次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大多数都用在扩展并优化丰巢智能柜网络;加强增值服务的服务能力和范围;研发工作;战略投资;以及用作运用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丰巢将“扩展并优化丰巢智能柜网络”作为IPO募资的第一个任务,这可能和丰巢面临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压力有关。依据招股书,按末端物流解决方案收入计,2023年丰巢的市场占有率为6.1%,位列第一,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和2.5%。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持续增长,快递柜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目前丰巢的市占率仅领先第二名约2个百分点,丰巢需要尽快扩展更多的未饱和市场,继续巩固其市场地位。

  连续多年亏损一度令丰巢压力不小。2020年,丰巢开启了收费模式。2020年4月30日,丰巢出台具体的收费标准显示,普通用户包裹可免费保管12小时,超时后,每12小时收取0.5元,3元封顶。同时,丰巢推出会员制度,会员每月收费5元,免费时长延至7天,且存放次数不限。

  收取超时保管费让丰巢颇受争议,中消协曾回应称,合理保管期限内不应单独收取服务费用,对于确有需要超期限使用智能快件箱服务的,其收费标准的确定宜参照公共服务价格管理方式确定。有消费者向记者表示,丰巢实行收费制后便不会再使用丰巢快递柜了,“现在都是让快递员放在代收点或送货上门。”

  但收取保管费用带来的收入仍远不足以覆盖公司前期成本。据悉,丰巢近年来也不断丰富产品设计,新业务线的丰富,为丰巢贡献了可观的收入。

  此前丰巢的营收贡献大多数来源于于快递末端配送服务,也就是向每件存入快递柜的包裹收取服务费,其主要的客户是快递员以及快递公司。目前这块业务仍是丰巢营收贡献最大的板块,2021年至2023年分别实现盈利收入14.6亿元、16.9亿元、18.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最高达到了58.3%。

  随着电商退货和换货量的增加,丰巢推出了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主要服务于消费者寄件的场景,截至2024年8月20日,丰巢已与12个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提供退换货综合服务。2021年至2023年,这项业务实现收入分别是1.49亿元、3.10亿元、10.20亿元,占同期总收入比重从5.9%上升至26.8%。

  除物流快递业务外,目前丰巢还拓展了增值服务,主要覆盖畅存相关服务、互动媒体服务、洗护服务和到家生活服务(包括保洁服务、家电清洗及上门维修服务等)。2021年至2023年,丰巢的增值服务收入分别是9.22亿元、8.96亿元、9.56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6.5%、31%、25%。

  这里的畅存相关服务便是丰巢自2020年起施行的超时收费。和起初相比,目前丰巢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的免费畅存期从12小时延长到了18小时。

  互动媒体服务则指的是广告业务。招股书称,丰巢利用线下及在线累积的大量用户流量,通过为广告主提供吸引其目标受众的新途径,涉足广告行业。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前5个月,丰巢分别服务了约1900家、2100家、1800家及900家广告主。

  丰巢广告主多为电商公司,广告内容涉及农产品、生活用品、化妆品等多个品类。不过,记者发现,丰巢广告中还涉及贷款、理财等金融理财产品。邮政储蓄银行就曾多次在丰巢快递柜进行广告投放。例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分行2021年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投放丰巢智能快件箱广告项目采购信息数据显示,该行拟采购一家服务商为银行提供投放丰巢智能快件箱广告业务,本次采购需求是在广州市内重点园区及楼盘投放丰巢快递柜机柜贴广告60个、小企业务微信取件通知宣传16.8万条,投放周期为4周。该项目的中选供应商为深圳市丰巢互动媒体有限公司。

  由上可知,除快递柜机柜贴广告、显示屏这类线下推广媒介,丰巢还通过丰巢应用程序及各种在线平台(主要通过丰巢微信公众号及丰巢微信小程序)提供在线广告服务。

  据丰巢快递柜的使用规则,用户取件时可以手动输入取件码,或是扫码取件。为了便捷地获得快递取件信息、预约寄件服务,习惯网购的年轻群体大多扫码后会随手关注、登陆丰巢微信线上平台。招股书披露,截至2024年5月末,丰巢微信公众号的订阅人数约为1.5亿人。于2024年5月,丰巢微信小程序的每月活跃用户约为3140万人。

  1.5亿粉丝的流量,3000多万的月活用户,使得丰巢成为广告主们青睐的线上获客热门渠道之一。只是,因良莠不齐的广告信息,丰巢的线上广告投放渠道曾多次曝出“乌龙”事件。有新闻媒体报道称,北京用户收到的丰巢智能柜取件信息中出现了互联网投资平台“兴新鼎盛”的广告,该平台宣称背景强大、资质齐全、安全性高,收益为银行活期的15-50倍,起投门槛500元,所有项目保本保息,收益按天计算,每日均可提现,注册即送38元。

  经查,该理财平台的公司主体被证实是不法分子仿冒,这款“互联网实业投资”理财平台是一个非法集资诈骗平台。丰巢回应此次推送的理财广告为乌龙事件,“投放方合作的原是电商广告,但对方工作人员在未经丰巢报批的情况下,误操作将广告更改为投资理财广告。”该广告随后被进行了下架处理。

  此外,记者在丰巢微信公众号看到,该账号曾发布推文《【礼包】200元京东卡限时获取,先到先得!》,为P2P平台铜板街导流,通过文章链接成为铜板街新用户预期可获得体验金、代金券,并奖励最高200元的京东卡。

  文章中对于铜板街的融资背景、资产端、风控能力等进行了介绍,强调铜板街运行6年,“至今对用户总逾期金额为0元”。收益方面,宣称新手投资一个月预期年化10%,叠加新手红包年化利率超过13%。

  尽管文章的末尾有小字标注,提示“本站仅为内容展示平台,并非交易内容的提供者。”但上述两个打理财产的产品宣称高收益、低风险,“保本保息”等内容更是违反了金融理财产品网络在线营销不得明示或暗示资产管理产品保本、承诺收益、限定损失金额或比例的监管规定。

  丰巢作为广告发布者,根据《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广告发布者有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对广告内容的义务。《金融理财产品网络在线营销管理办法》同样明确,第三方网络站点平台经营者为金融机构提供互联网空间经营场所,应当建立准入管理机制,对入驻机构从资质资格、业务合规、社会声誉等方面做评估,并建立经营行为监测机制。就涉金融理财产品广告内容的合规把控等问题,记者向丰巢发去采访提纲,截止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2024年前五个月,丰巢增值服务收入4.35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比重降至22.9%。招股书提示,随着丰巢扩展丰巢智能柜网络、加强增值服务能力及投资于技术开发及提高运营效率,成本及开支可能会继续上升,如未能推动收入增长及成功管理成本及开支,可能没办法维持盈利能力。丰巢看好的增值业务,未来能否在合规的前提下获得预期的增长,对此我们将继续关注。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对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