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48812】一竹載輕裳起舞雲水間(講好中國故事)


  一人一竹,凌波起舞。作為貴州遵義獨竹漂非遺傳承人,楊柳創新演繹傳統技藝,在水面竹竿上跳舞。她的扮演視頻在海內外收獲數千萬次播放量。通過她的短視頻,更多人看到獨竹漂的優美,感触到中華傳統文明的韻味。

  崎岖的江面上,駕一葉扁舟姑且不易,若是站到一根竹竿上漂流呢?再試想,身著層層舞衣,在竹竿上抬腿、下腰、轉圈,行進間自若扮演呢?

  這段走紅網絡的扮演視頻中,來自貴州省遵義市的90后姑娘楊柳,正在扮演黔北地區傳統技藝——獨竹漂。視頻裡,她一襲長裙,挽著發髻,腳踩竹竿,在水面翩然起舞。視頻獲得上千萬次點贊,並且走紅海外,有外國網友感嘆:“這便是武俠小說裡的輕功呀!”

  獨竹漂,又稱獨木漂、獨木舟,發源於赤水河流域,是一項腳踩楠竹、漂行水上的傳統技藝。古時當地人凭借河道運輸木材,為了追趕個別沖散的木材,逐漸練就這門技藝,后來發展成一種交通方法。隨著時代發展,獨竹漂又逐漸成為一項民間體育運動和扮演項目,具有競技性與觀賞性。

  2009年,赤水獨竹漂成為貴州省非物質文明遺產項目﹔2021年,赤水獨竹漂獲評國家級非物質文明遺產項目。现在,有許多傳承人一起為這項技藝的推廣尽力著。作為遵義市區級非遺傳承人,楊柳雖然隻有25歲,已經學習獨竹漂長達18年。

  “踩在竹竿上,關鍵是要坚持平衡,最佳狀態則是如履平地。”楊柳的奶奶常劃獨竹漂鍛煉身體,在白叟的引導下,楊柳7歲榜首次接觸了獨竹漂。起先練習的3年裡,為了找准平衡點,楊柳落水數千次,還經常磕到竹竿,渾身青一塊紫一塊。

  獨竹漂一般由兩根竹竿構成。一根踩在腳下,直徑15到20厘米,長八九米。另一根則小得多,專門用於手持,既可坚持平衡,又能當作槳用。“為避免竹竿轉動,站上去時,腿腳要同時發力,操控竹竿,再用手臂發力向前滑行,整個過程十分耗體力,均匀每非必须練兩個小時。”楊柳說。

  一年四季,江邊時常能看到祖孫二人的身影。從幾秒鐘到1分鐘、5分鐘、10分鐘……10歲那年,楊柳終於體會到獨竹漂的樂趣,“榜首次穩穩地站在上面,成功劃了一段距離,那種感覺很美妙,一點也不想停下來。”

  “獨竹漂有點類似‘水上漂’,沒見過的人榜首次或许覺得新鮮,但看得次數多了,會不會感到庸俗?”千百次練習后,楊柳終於把握了技巧,於是轉而尋求表現方法上的打破,讓這門陈旧的技藝煥發新的生機。

  一次偶尔的機會,楊柳決定結合自己的舞蹈特長,創新扮演方法,嘗試在竹竿上跳舞。

  楊柳曾經上過藝校,學習過民族舞、古典舞等舞蹈。奶奶鼓勵她:“放開膽子試試,能不能把舞蹈的基本功用到獨竹漂上?”

  於是,楊柳開始從站在竹竿上做后抬腿練起。30度、60度、90度,既要完结動作,還得坚持平衡,練了大约3個月后,她抬腿的起伏越來越大,動作也越來越熟練。江邊圍觀的人們紛紛稱贊:“這孩子是做這塊的料!”

  但是,想要順利扮演還要战胜衣著方面的問題。“除了要准備古典舞、民族舞服裝,還得穿相應的舞蹈鞋,問題就在這兒,有些鞋子不能沾水,一下水就報廢。”楊柳苦惱許久,乃至還咨詢過專業舞者,依然沒有辦法。

  怎麼辦?楊柳爽性拿個水盆,挨個給鞋子做防水試驗,“用塑料袋、保鮮膜乃至雨靴的外皮,把鞋子包好,顺次放到水盆裡,結果撐不到幾秒就得撈出來,因為都有漏水、滲水的跡象,不能彻底防水。”直到有一天逛街,看到小朋友在玩氣球,楊柳眼前一亮,“回家一試,用氣球套在腳上,公然防水作用很好。”

  2009年夏天,湖南省長沙市的一所游樂園裡,楊柳迎來初次扮演。“真了不得,竹竿上還能跳這麼美观的舞,好優美的中國風!”聽到游客的贊嘆,回到岸上的楊柳分外開心。她堅信,自己的扮演風格能讓獨竹漂更具魅力。

  身著傳統服飾,在水面迎風而舞﹔化身戲曲中的旦角,在赤水河畔一甩水袖﹔调配旗袍,在漂流間隙呈現多樣造型……一竹載輕裳,起舞雲水間。通過舞蹈+獨竹漂的交融演繹,楊柳探尋著更多的創作空間。

  “傳統服飾擁有濃厚的文明底蘊,我期望更全面地展現中華文明之美,創新演繹中國風。”楊柳前后購買了20多套服裝和很多飾品,每次扮演她都精心调配。

  “為何不將扮演內容做成短視頻,傳到網上?”在朋友的啟發下,楊柳決定試試網絡傳播,注冊賬號,將之前的扮演片段制成視頻發布。沒想到,“榜首條短視頻的播放量超過100萬次,第二條有300多萬次,第三條乃至達到2000萬次,每改写一次都有驚喜。”楊柳說。

  這些短視頻還被一些博主傳播推廣,在海外獲得了較好的傳播作用,讓更多外國用戶通過視頻感触到中華文明之美。“最開心的是,能讓更多人看到獨竹漂的優美,體會中華傳統文明的韻味。”楊柳說。

  隨著短視頻的走紅,楊柳的扮演機會明顯增多。她認為,通過獨竹漂能够呈現豐富多樣的傳統文明,拓宽更多發展空間,從而添加傳統技藝的吸引力,“貴州每年有很多游客,我期望獨竹漂能够成為一張閃亮的手刺,促進文旅交融發展。”

  楊柳還有更大的計劃,期望開設一個訓練基地,既能讓大眾感触、體驗獨竹漂,同時培養更多年輕的傳承人,“假如人手足够,就能够實現多人同台扮演,乃至編排實景扮演,豐富扮演樣式。”

  《 公民日報 》( 2021年11月29日 12 版)(責編:段思齊、趙芳)

  編者按:舉國同慶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同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榮耀。 站在“十四五”開局的新起點,邁步走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各地又將怎么砥礪奮進,爭取更大榮光?公民網推出“守初心·啟新程”系列報道,說變化,聊規劃,看各地怎么以“闖”的精力、“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尽力描繪新時代的發展藍圖。…

  制作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提高自主創新水平,把關鍵中心技術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這關系中國出路命運。…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