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深瞳丨古城更新丝路上多了一片“绿洲”


  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的问题,是城市作为有机体自我调节的内在需要,是城市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更新”的转型过程中必须答好的时代之问。

  70年前,西安城东郊。在军工厂与住宅之间,苏联专家规划出一片林带,将其命名为幸福林带,林带宽140米、长5.85公里。

  2016年,建设重启。2021年7月1日,幸福林带化蛹成蝶。一片“老、破、旧”区域,更新为世界级城市绿洲。

  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幸福林带改造工程正是“城市更新”的有益探索。

  不久前,幸福林带项目被评为自然资源部全国高效节约集约用地示范项目、住建部国家城市有机更新示范项目。

  西安城东郊。在苏联专家规划设计下,大片麦田里,华山、秦川、黄河、昆仑、东方、西光,6座工厂拔地而起。厂区以西,由北向南,家属区依次排列,苏式风格建筑整齐坐落。中间,便是规划的幸福林带,作为企业生产区和生活区的隔离带。

  1958年,华山机械厂投产不久,一纸调令,齐齐哈尔国营六七二厂技术员、不到30岁的山东乳山人宋文考,与数以万计的干部、技术员、工人从全国各地奔涌而来。附近的道路也被命名为幸福路、万寿路,无不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的向往。

  进厂不久,宋文考去钟楼参观西安城市规划展览,望着规划中的林带惊喜地说:“以后我们这儿会有一大片森林!”

  漫长的岁月中,当年的东郊已渐成西安市东二环的闹市区。因土地紧张,林带所在区域内,挤满了各类建筑。棚户区、城中村、菜市场、库房穿插其中,管理混乱、配套欠缺,群众生活条件较差,一度成为西安城东一块伤疤。

  “我家正对着幸福林带,父亲生前曾站在阳台上自言自语,‘不知道这林带还会不会有’。”华山机械厂职工李爱民说。

  2003年,西安市委、市政府,以战略胆识首提“建设林带、还林于民”,规划重启幸福林带建设。此时,距首次规划已逾半个世纪。

  “在寸土寸金的城区重启林带建设,绝非简单的造林。”中国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丝路)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建六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瑾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市开始编制《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战略规划》《西安欧亚经济综合园区发展规划》,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描绘建设蓝图。

  这将是一个城市新形态,林、城互融。为此,西安市政府联合中国建筑,专设《幸福林带改造规划》课题,并引入全新的“城市更新”理念。

  “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的问题,是城市作为有机体自我调节的内在需要,是城市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更新’的转型过程中必须答好的时代之问。”王瑾说。

  规划、设计、建设、园林……国内外顶尖设计团队的专家,纷纷来到古城,献计献策。“产林融合,以产养林、以林促产”,这一规划理念渐成各方共识。

  历经数年调研、论证,一份旧城更新的智慧结晶——产业链协同创新推进新时代城市更新的《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工作方案》诞生,涵盖投资、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

  60年前勾勒的那几笔林带草图,被更新规划成一幅气势磅礴的“丝路上的城市绿洲”蓝图。

  乘地铁或驾车到幸福林带,出站或停车后,从地下二层,乘电梯可便捷步入地下一层商街或地上森林景观。

  地面密集的森林花木,纵向延伸至地下,犹如一个绿谷。地上金黄色的步道,像一条金丝带,串联起23个下沉式广场、34个“水滴”天井、地下商业区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每100米就有一个开放空间,将阳光、空气、绿色引入地下,打造了地上地下双氧吧。

  2013年,幸福林带开启设计,由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西北院)总牵头,全国工程勘测考察设计大师、中建西北院总建筑师赵元超总负责。

  按照《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工作方案》,新建幸福林带将是西安城市副中心之一。“地铁、市政道路、地下商业空间、管廊、地上景观,五大业态专业方面技术合在一起,国内外从未有过,在旧城改造中史无前例。”赵元超说。

  被任命为幸福林带项目总设计师时,刘斌到现场踏勘,眼前的区域现状是:缺乏规划、业态落后,随处可见老旧杂乱的建筑和坑坑洼洼的路面,还有像“蜘蛛网”一样的高压电线,黑压压悬在头顶。

  刘斌倍感重担千钧。规划的设计是城市五大新业态,一定要满足城市新发展需求。仅一个业态都要进行多项创新,何况将五大业态融在一起!

  那一年,设计管理负责人辛伟一年开了200多个会,一天要接几十个电话。庞大的地下工程,多个设计难题,均需创新应对。

  “建筑规范一直在动态更新,规范变了,设计就得跟着变。”每个标准的变化,对暖通、建筑、结构、电、水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候,牵一发动全身!”

  博弈交锋、推倒重来、仔细推敲、论证研讨、仿线年,一张丝路城市绿洲图诞生。

  这张图创新设计出一个立体都市绿谷。绿化覆盖率高达85%,错层立体种植乔灌木5万余棵;将城市空间延伸至地下,新增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集纳总部经济、商业及文体等多种城市功能;绿色构架纵向延伸,打开地下空间,增加采光面积。

  这张图完美融合地铁、市政道路、地下商业空间、管廊、地上景观五大业态。其中综合管廊全长12.4公里;多条地铁在林带下方汇聚;市政道路采用最先进的“小街区、密路网”设计,解决地面堵车问题。

  这张图蕴涵千年唐风、丝路文化及现代军工遗址。用金色丝路等汉唐元素为步道等设施着墨;通过连接周边六个军工厂遗址,着重打造林带与军工厂文化衔接界面。

  一幅“万木葱茏、鸟语蝉鸣、四通八达、人文荟萃、物华民乐”的城市丝路绿洲画卷,徐徐展开。

  2016年,幸福林带开工建设。“建设过程中,我们采用新材料和信息技术等手段,创新工艺工法,攻克了地裂缝、湿陷性黄土、文物保护等诸多难关,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实现了绿色建造全覆盖。”中建丝路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令狐延说。

  由于地质构造原因,渭河断陷沉降,西安地裂缝活动频繁,幸福林带项目现场共有4条地裂缝穿过。此前,国内外学者对地下工程穿越地裂缝暂无相关报道研究。为绕避地裂缝,设计采用下沉广场合理避让。但地下管廊施工线米地裂缝区无法避开。

  没有迈不过去的坎!项目技术团队迎难而上,历经长达半年多反复实验和论证,结合地裂缝破碎带土体的性质差异特点,研发出“弹性止水带”创新技术工艺。“这种连接地裂缝的柔性装置,完全解决了跨地裂缝变形的难题。”令狐延说。

  经过几十次行业专家论证,攻克地裂缝难题形成了4项专利、2项省部级工法、3篇论文和1个优秀实施工程的方案,填补了中国地裂缝带技术解决的空白。

  关中平原,湿陷性黄土分布广泛,地表起伏,南北地形高差23米,基坑开挖平均深度在15米左右。

  时任中建一局三工区项目经理李浩淼所在的项目,最深基坑深达30米,属于超深基坑。为达到土石方精细化管理和有效环保管控,项目采用“超大型土方平衡精细化管控技术”,有效解决了大规模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实施工程的成本高、污染严重、质量控制难等问题。

  “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地面详细数据,采用BIM软件创建场地模型,计算出土方开挖总量和回填总量,以便将开挖的土方精准投放至园林。”李浩淼说。

  为防止文物被破坏,面对巨量的土方量挖掘,在进行打支护桩时,必须既绿色环保又安全可靠。

  传统基坑支护工程一直采用锚索钢腰梁工法。“如同做木桶,竖向拼起一片片木板后,外侧围一圈横向木条,确保木桶结实。”李浩淼说。

  项目团队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综合对比,创新采用了一种“自均衡多束预应力锚索自锚连接”技术。“通俗讲,就是去掉木桶围腰,分别用绳索套住每根支护杆,向内侧锁定,保证受力均衡。”李浩淼说。

  经试验检测,去掉钢腰梁后,每根支护杆用钢量由90—160公斤降至4—5公斤、人工由6—8名减至3名,同时提高了厚砂层锚索受力均匀精度,确保了对古墓的保护。

  管线迁改、苗木移植……无数关隘被悉数闯过,建设团队交出了一份绿色建造优秀答卷:定额用水减少5%、回收利用率占比大于25%、临时建设施工用地有效利用率达95%。

  清新的空气,婉转悠扬的鸟鸣,四季不同的美景,令晨跑中的徐东晓格外赏心悦目。晨跑结束后,徐东晓手机里“中建西安幸福林带”小程序里,会收到今天的运动量及排名数据。

  与此同时,幸福林带运维管理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智慧健康数据正实时同步更新,内容有注册人数、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公布统计、用户年龄数量及比例、用户性别数量及比例等。随后,这些运动数据,将结合云端健身指导数据,为所有当天注册的人量身定制AI健身指导。

  4月,草树迎春归,红紫斗芳菲。张雨花和朋友来西安游玩,慕名来到幸福林带。打开“中建西安幸福林带”小程序,在智慧引导版块,输入游玩日期、意向景点及游玩主题等选项,一条智能规划线路即刻形成。“它像一个智能导游,规划的这份攻略省心又贴心。”张雨花开心地说。

  智慧化体验无处不在。室内,空调系统会随当天天气状况及室内人数,自动调节出一个体感舒适的温度;室内外,照明系统会依据人流自动提供合适的光线……

  “早在规划期间,我们就已着手考虑智慧化运维。”中建丝路助理总经理、安全总监、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事业部党总支书记、董事长范明月说。

  2019年,中建丝路联合浙江中控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经历需求调研、系统模块设计、技术攻关、产品研制到工程应用全流程突破,形成一套幸福林带运管控一体化智慧平台。

  平台内涵丰富,具有六大特性、四大功能,分别为全天候运维、泛在感知、异构互联、流式大数据管理、知识发现、系统安全六大特性。“共设计326个应用点,并预留政务、公安、消防、救护等系统接口,对接西安智慧城市大脑。”中建丝路西安幸福林带项目管理负责人丁炜说。

  全天候运维,能做到故障自动预警,自动诊断及派单。“指挥中心中的智能移动终端,实时掌握着所有修东西的人的位置。一旦有故障,经系统分析原因后,平台会自动向有关专业修东西的人派单。”丁炜说,修东西的人完成工作后,通过手机App上报维修情况,故障和维修记录会存储到历史故障库,形成闭环。

  在幸福林带运维指挥中心,有一座模拟驾驶舱。坐在驾驶舱内,通过操作台,可在大屏幕显示的虚拟幸福林带内时时“巡检”。日常、安全、应急等多种工作模式场景可在操控台上便捷切换,哪里有需求,即刻就有应对措施。

  “这个驾驶舱是基于数据孪生,真实还原林带场景。通过信息化系统和物联智能装备数据集成,实现数字与物理世界协调一致。”丁炜说。

  “智慧化管理,在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既节省了大量资源,又极大提升了运维质量。”范明月说,仅低碳节能一项,由于采取了分时、分区、分层管理,在保证客户体验的情况下,可对能耗进行智能化控制,和西安同类型综合体相比节能15%。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汉唐风。如今,幸福林带更新的这片城市绿洲,正以欣欣向荣的风貌,海纳世界各地创投者,书写着丝路发展的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