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绿美紫金】春天里去紫城镇赶一趟特色茶旅!


  一条宽敞崭新的水泥路从紫金县紫城镇城东社区沿着起伏的丘陵蜿蜒向前,这就是通往紫城镇北部的现代茶产业园路。而在紫城镇南部的蓝坑村客茶谷产业大道一路向西直通河源的著名景区客茶谷。

  这一南一北两条倾注了深圳帮扶干部心血的道路,将紫城镇11个茶产业种植示范基地以及村落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成就了紫城镇的农业产业示范带和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

  紫城镇位于紫金县中部,于2009年由原紫城、附城、乌石三镇合并设立,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城所在地。紫城镇拥有非常良好的种茶环境,茶叶、油茶种植培养面积超过1万亩,其中客茶谷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茶旅融合发展核心示范园。此外,紫城镇下厚街和儒林街是我市宗族祠堂最密集的祠堂老街之一,建有明代以来不同姓氏的宗祠34座,“东江三杰”之一刘尔崧的故居也在这里。黄花古道蜿蜒丛林之中,见证了紫城镇悠久的历史。紫城镇的椒酱、铁锅、竹壳茶等特色产品畅销粤港澳大湾区。

  2021年6月,广东省全面启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以来,深圳驻紫城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全力发展当地以茶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加强美丽宜居村建设指导,通过产村融合促进当地乡村振兴。当前,紫城镇有6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和项目村,建有紫龙现代农业产业园(客茶谷)、黄花庄园、且珍壹佰等11处茶产业种植示范基地。

  由深圳帮扶资金注资的紫金县紫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的客茶谷如今已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茶旅融合发展核心示范园。

  紫金客茶谷距紫金县城中心8公里,位于汕湛高速公路紫金西出口旁。客茶谷规划面积约6000亩,主要打造多彩客茶体验、客家文化风情、产学研、乡村田园综合体、林下种植等七大功能区,以种植茶叶、油茶、名贵景观花木等生态项目为基础要素,营造集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公园,打造成为我市茶叶种植管理、培训、科研基地,建设成为带动紫金县茶业发展核心区及北回归线上的万亩茶旅综合体。

  经过两年多的打造,紫金客茶谷已完成茶山规整、种植、一期景观打造、多彩客茶体验区建设,茶旅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已成为网红打卡地。2020年,紫金客茶谷被评为“广东省森林旅游新兴品牌地”。

  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的紫金县种茶历史悠远长久。据《紫金县志》记载,600多年前紫金已开始种植茶叶。著名的黄花茶产于紫城镇黄花村海拔800多米的崖婆咀,是明清时期东江三大名茶之一,远销省内外和港澳地区。

  黄花庄园按照“林中有茶,茶中有树”的原则进行开发,建成具有“远观为林,近看为茶”,“园即是景、景即是园”的生态景观效果,体现生态优先、兼顾景观,保持生物多样性。黄花庄园重点发展“茶+文化创意、茶+工业设计、茶+观光游、茶+健康养生、茶+周边产品、茶+培训学校、茶+团建基地、茶+民俗体验”等新业态,拉长茶产业链,提升茶的价值链,优化黄花庄园的产业格局,实现效益最大化。

  黄花庄园项目充分的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和茶文化历史优势,融合品牌系统推广,将黄花村打造成以茶为主题的茶旅融合区,带动当地农户在乡村休闲旅游吃、住、玩、购等领域创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并将黄花村打造成发展茶产业多产融合的又一个亮点示范村。

  位于紫城镇上庄村的且珍壹佰生态园占地1000亩,在生态茶园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清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园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的利用生态园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且珍壹佰以茶叶种植、经营为主,以茶文化和茶特色为主题,以茶产业为基础发展三产融合,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娱乐休闲、科研教育、观光体验等一体化庄园经济体;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拉长茶产业链,优化产业格局,实现效益最大化,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一朝凝露,三坳留香”,坐落在黄花小叶种发源地紫城镇横径村的三坳香茶园,种植培养面积近1000亩。作为紫金唯一一家大面积种植黄花小叶种老茶树的企业,三坳香茶园肩负着守护与传承紫金茶的光荣使命。三坳香茶园的黄花小叶种茶树采用茶籽种植实生苗的方法种植,而非无性扦插繁殖种植,包括近几年扩种的500亩茶树。茶园大多数是数十年以上的老茶树,管理得当、营养富足的黄花小叶种老茶树,生命力依然青春旺盛,枝叶繁茂、茶芽肥大,是制作高品质紫金茶的上好原料。

  近年来,三坳香茶业不仅在业内广获好评,在各大博览会、茶叶评比活动中更是崭露头角,荣誉不断。2018年荣获第七届海峡两岸茶文化暨两岸茶王(春)擂台赛“绿茶金奖”,“黄花小叶种”成为深圳第四届国际现代绿色农业博览会指定用茶;2020年荣获第二届紫金十大蝉茶称号、产品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绿茶、红茶名录、成为河源市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2021年荣获广东十大茗茶“绿茶”嘉奖、“广东生态茶园”称号;2022年荣获海峡两岸茶文化暨第十一届两岸春季茶王擂台赛红茶优质奖、绿茶铜奖。

  《紫金文史专辑》中记载:“由(紫金)县城出北门,行约三里,由猪姆尿登山,一条铺有石块或石条,长约四里,宽约三尺的上山石登路,转一个弯,到达山坳。山坳中间矗立着一个火砖砌成的茶亭,叫‘仁风亭’。亭内有陈九兴堂赐茶,空气对流,十分凉快,由北来的人,长途跋涉,由南来的人,经过几里上山石道,在此稍歇,饮盅山茶,可消倦意。” 据《永安县三志》记载,明代县境内主要古乡道有6条,其中一条黄花古道北至东源康禾和龙川县佗城,途经黄花径、井头、散滩径,全程20公里。

  这条古道就“隐藏”在紫金县城附近,可以从县城永安社区的祠堂街步行到达,一路风景秀丽,山林葱葱。仁风亭更似关口,只有南北两个拱门相通,南门直通紫金县城,门额题有“永惠门”三个字,并有一联云:入得其门无往不利,出由斯道到处皆春。北门则可通黄花村,可至散滩和东源县的康禾、黄村等地以及龙川县佗城。现在黄花古道经过修缮,慢慢的变成了周边群众休闲观光、散步健身的好去处。

  在紫金县城的下厚街和儒林街附近有34座不同姓氏的祠堂。踏着青砖石板路,漫步在紫金县城下厚街,发现处处林立着古祠堂,当地人称其“百姓宗祠街”。据统计,在这条长仅450米、只需几分钟就能走完的老街上,就有黄家祠(始建于嘉庆年间)、苏家祠(始建于万历年间)、卢家祠(始建于崇祯年间)、刘家祠(始建于康熙年间)、江家祠(始建于嘉庆年间)、罗家祠、赖家祠、李家祠、陈家祠、彭家祠和周家祠11座祠堂,是紫金县城祠堂最多的一条老街。

  祠堂都围绕县衙建造,尤以明清两朝建的祠堂最多。据称,形成如此密集的祠堂是因为紫金建县时在县城建学宫书院,招各乡各姓学子来县城读书,同时动员各姓氏家族在县城建祠堂。到清朝嘉庆年间,祠堂街逐渐形成气候。今年以来,紫城镇以茶产业为基础,充分的发挥县城辐射带动以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头带动作用,规划了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谋划发展茶旅融合、双季稻+轮作、循环种养、农副产品加工、休闲农业观光园、课外研学教育基地、精品民宿、特色农家乐等八大产业,进一步做强特色产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着力将紫城镇打造成为城乡融合、产村融合发展样板地和特色茶旅原乡文化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