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管桩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非金属建材相关业的披露要求结合宏观经济数据与行业指标(如行业总产能、总产销量、总能耗、总排放量等)变化说明行业发展状况、公司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是否匹配,如公司情况与行业情况存在比较大差异,应当分析原因;按照具体产品划分,公司属于预制混凝土桩行业。预制混凝土桩为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预制而成的桩类产品,按照外部形状一般可分为管桩和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指采用离心和预应力工艺成型的圆环形截面的预应力混凝土桩,简称管桩。管桩为预制混凝土桩行业的基本的产品。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的管桩为高强混凝土管桩(简称PH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主流产品为PHC管桩,亦为本公司的基本的产品。企业主要生产外径300mm~800mm,多种型号、长度的PHC管桩,最大的作用是将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上,是我国各类工程建筑的主要桩基础材料之一。预制混凝土桩行业自律性组织主要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CBMF)、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CCPA)。202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构建行业新发展格局,克服重重困难,踔厉奋发,坚定推动行业高水平发展向纵深迈进,总体上行业经济实现稳定运行和增长。根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公布的数据,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累计20,996.85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速比上一年增长9.2%,行业经济总量再创新高;总利润累计853.58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速比上一年下降6.42%。2021年预制混凝土桩总产量48,628万米,同比增加2.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确保经济稳步的增长目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建设及涉及民生领域的水利、交通、老旧小区改造、新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建设及新基建投资力度预期加大,国家积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受益于这些利好的拉动,行业需求进一步反弹,一度呈现供需两旺。下半年由于金融政策、环保政策收紧,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叠加疫情多点散发,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生产经营承压。以预制混凝土桩行业为例,2021年一季度市场反弹、需求激增,尤其是华东、华南沿海地区,预制混凝土桩供不应求,延续了上年下半年供不应求的市场行情。但是二季度以后,受房地产投资放缓、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汛情及自然灾害、原辅材料涨价、限电、能耗“双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预制混凝土桩市场需求减少,公司制作经营受到制约,预制混凝土桩产量增长持续下滑。2021年行业经济收入和利润走势与行业生产吻合,都是高开低走态势。全年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保持增长,但增速逐月放缓;行业总利润是“十五”以来的首次年利润负增长。1-12月,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销售利润率4.07%,比上年同期减少0.68个百分点。年末亏损企业面17.08%,比去年同期增加4.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年累计亏损额比上年年同期增长61.90%。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与总利润增长呈剪刀差,全年行业经济增收不增利。(见下图 2021年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各月累计变动情况)。2021年是疫情爆发的第二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预制桩行业也经历了严峻的考验,特别是二季度以后,受房地产投资放缓、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汛情及自然灾害、原辅材料涨价、限电、能耗“双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市场需求减少,公司制作经营受到制约,公司面对严峻的经济和市场环境,围绕年度经营计划及目标,统筹抗疫和生产两个方面,坚持求真务实,和合共赢的企业精神,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各项业务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形态趋势,公司总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桩类产品产量4,120.62 万米,较上年同期上升了10.24%;实现桩类产品销量4,366.48 万米,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34%;实现营业收入816,952.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4.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28.6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76.32%,与行业发展状况相匹配。1、继续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优化经营模式,深耕布局市场,搭建拓宽渠道,大力推广新品,扩大市场占有率;2、通过产能激励、打造标杆、基地帮扶、技术改良、引入TPM设备管理模式保证与提高设备运转率、开展安全生产等苦练内功,夯实基础管理,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扩建、收购、租赁和筹建增加新的生产基地,优化产能布局,增强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3、通过市场预判提前锁价、按需采购、控制库存等策略,加强供应链管理,发挥集采优势,优化原材料供应渠道,最大限度降低原材料涨价导致经营成本上涨对公司的影响;4、加大桩类产品及PC构件研发投入,持续研发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和工艺技术,逐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优化产品结构,持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性能、高的附加价值的产品;5、成立“节能减排、绿色制造”跨部门专项工作组,从配方、工艺、设备等技术层面进行革新,沿着创新、绿色、低碳、高质量方向发展;6、在顺利完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工作的基础上,慢慢地增加公司治理、人才梯队建设和内控管理。报告期内对行业或公司具体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国家行业管理体制、产业政策及主要法规等报告期内,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关于结构调整、环境治理、绿色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随着政策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受双碳政策、 能耗双控政策影响,产能发挥受到制约;同时对预制混凝土桩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推进产业体系升级,打造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上下游关联产业协作配套、一起发展的产业生态集群,构建行业创新体系,凸显行业第一梯队公司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做出响应国家政策,对原有基地进行一系列节能降耗减排增效技改项目,继续积极地推进“双免”工艺、余浆循环利用工艺等,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成立“节能减排、绿色制造”跨部门专项工作组,集中优势资源对节能减排专项技术攻关、并组织并且开展相关成果的应用推广。公司对新建项目提早布局,拟投资建设江门港新会港区三和码头,做为江门基地的配套工程,提高原材料采购及产品出货船运占比,以降低不断上涨的进出货运输费用,积极探索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向高端制造发展的绿色发展道路。针对周期性非金属建材产品,应当披露所在细分行业或基本的产品区域的市场之间的竞争状况、公司的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与劣势等情况。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在我国现有的生产企业中,绝大部分是区域性中小型企业,市场之间的竞争较为充分。受管桩产品及原材料运输半径限制,我国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内企业众多,但总体上以中小企业为主,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管桩产品的目标客户主要为工程建筑设计企业(业主单位)或施工公司(实施工程单位)。其中施工公司包括具备一级或特级总承包资质的大型施工公司,也包括具备二级或三级施工资质的大中小型施工公司。这些建筑企业或项目业主通常是总实力较强的大规模的公司,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基于上述原因,我国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市场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若公司不能持续保持良好的品牌信誉、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发挥出更强的规模效益,则很可能被其他竞争对手替代,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研发、生产、销售及配送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和集团化运作的企业之一。公司的品牌知名度、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研发实力等均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分别在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辽宁、山东、山西、安徽等省份有了17个生产基地(不含2022年投将产的江门基地)并建立完备配套运输网络,正在筹备新建泰州三和、湘潭三和、湖州三和,产品覆盖国内大部分省市地区。国内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企业根据综合竞争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差异,已形成了阶梯化竞争格局。第一梯队是以具有全国布局能力,提供优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产品为代表的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规模化生产能力及市场销售和资源整合能力,能参与到国内外大型工程建设中,并提供持续的售后服务,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根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自统计以来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度,公司连续八年产量排名行业第二。第一梯队企业以本公司、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为主,通过长期的研发技术和实践经验积累,已拥有从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施工到售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具备了与国外企业同台竞争的总实力。公司具备拥有进入市场早的先发优势和生产规模优势,能够向客户提供一系列专业的预制混凝土桩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公司在管桩产品的质量、技术上具有优势,同时由于工人生产效率相比来说较高,在成本控制上也有丰富的经验积累。随着行业和品牌集中度的慢慢地提高,第一梯队企业慢慢的变成为市场主体,其市场优势逐步扩大。未来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自建、收购、租赁以及长期资金市场,充分的发挥自身具备的产品的优点和规模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公司的增长战略,继续沿着三年发展目标稳步推进,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稳固市场地位。公司从始至终坚持以“发展自有品牌为主”的发展的策略,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公司为中国中铁601390)、中国核建601611)、中国电建601669)、中国建筑、宝山钢铁、武汉钢铁、中国恒大、万科股份、碧桂园控股、绿地控股600606)、保利房产、万达商业、华夏幸福600340)、雅居乐集团、中冶武勘、中交一航局、中南建设000961)、葛洲坝600068)集团、山东高速600350)、山东建勘、浙江石化、安徽水利水电、上海宝冶、上海建工600170)集团、沙钢集团、浙江德荣化工、中铁物资、中国南海工程、中国化学601117)工程、山东裕龙石化、中国核工业、中国铁工、中国十七冶、中国地质工程、中国二十冶、江苏恒力化纤、中国二冶等国内众多有名的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三和”品牌产品受到客户的肯定。“三和”品牌在业内已经取得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口碑,公司日益提升的自有品牌影响力有利于加快市场拓展和新产品推广的速度。公司通过对生产线进行不断升级改造,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综合利用率,使人均产出获得了显著提高,并在行业内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奠定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与此同时,公司一直积极响应国家对本行业的环保要求,自主研发形成了一系列的环保技术,例如公司的“新型PHC管桩余浆循环使用方法”发明专利大大降低了余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节约胶凝材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此项工艺也已在行业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整个行业的生产环境和环保要求做出了较大贡献。公司取得的“一种免压蒸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发明专利,改变了PHC管桩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常采用的常压蒸汽养护和高压蒸汽养护的二次养护工艺,通过改进减水剂、选用掺合料等方式,免除高压蒸汽养护步骤,实现养护能耗降低50%以上,符合国家大力推进的节能减排政策要求。公司顺应市场发展,大力投入新产品研发,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多样性。近年来,公司加大了对基坑支护桩、铅笔管桩及耐腐蚀管桩等新产品的研发及生产,力争在新产品竞争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依靠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已逐步树立在细分领域主要产品的标准制订的重要地位。公司负责起草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免压蒸生产技术要求》(T/CBMF64-2019 T/CCPA9-2019)、《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耐腐蚀管桩》(T/CBMF 65—2019 T/CCPA 10—2019)等中国建筑材料协会标准,参与起草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GB13476-2009)、《先张法预应力离心混凝土异型桩》(GB31039-2014)、《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T50046-2018)、《管廊工程用预制混凝土制品试验方法》(GB/T38112-2019)、《水泥制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8263-2019)、《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2-2021)、《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JG/T197-2018)、《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啮合式机械连接技术规程》(DBJ/T15-63-2019)、《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免压蒸生产技术要求》(T/CBMF64-2019)、《用于耐腐蚀水泥制品的碱矿渣粉煤灰混凝土》(GB/T29423-2012)、《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T50733-2011)、《钻芯检测离心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GB/T19496-2004)等国家标准。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T/CECS10109-2020《耐腐蚀预制混凝土桩》、T/CECS10150-2021《混凝土预制桩用啮合式机械连接专用部件》标准已发布实施。报告期江苏基地、湖北基地、漳州基地、长沙基地、宿迁基地、盐城基地、苏州基地、德州基地、荆门基地完成了《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Q/JSSH 03-2021)、《预应力混凝土抗拔管桩》(Q/JSSH 02-2021)、《光伏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Q/HBSH12-2021)、《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Q/HBSH02-2018)、《混凝土预制桩一种机械式水平锯齿啮合型快速接头技术规程》(Q/ZZGH001-2021)、《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支护桩》(Q/ZZXSH 02-2020)、《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Q/CSSH 008-2021)、《先张法预应力金刚桩》(Q/SQSH001-2021)、《三和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抗拔管桩》(Q/SH002-2021)、《三和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Q/320923YCSH01-2021)、《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Q/320585SZSH01-2021)、《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Q/SZSH 02-2021)、《地基处理用预应力混凝土管状体》(Q/DZSH-03-2021)、《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Q/DZSH 04-2021)、《地基处理用预应力混凝土管状体》(Q/JMSH-0008-2021)、《光伏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Q/JMSH009-2021)、《先张法预应力C105超高强混凝土管桩》(Q/JZSH-0001-2021)、《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Q/JMSH 010-2021)、《(企标)300光伏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企业技术标准》(Q/JMSH0011-2021)企业标准的申报、更新,并予以公开发布。报告期新构件方面湖北新构件2021年取得适用于装配式构件生产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该证书属于中国认可,国际互认管理体系证书,使公司管理规范化;完成了《预制复合墙板(体)》(Q/420703HBSH001-2021)、《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Q/420703HBSH002-2021)两项企业标准的申报,并予以公开发布。2022年1月湖北新构件被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认定为“湖北省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2021年公司通过股权收购增加了荆州基地,报告期末已有了17个管桩生产基地(不含2022年将投产的江门基地),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管桩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多年来管桩生产规模均位于行业前列,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相比,具备较强的规模优势。规模化生产不仅能够摊薄公司产品单位成本,提高公司与原材料供应商、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而且使得公司得以应用自动化生产设备来进行大规模生产,提升生产效率以及产品性能。此外,依托全国性布局的生产基地,公司业务覆盖相关地区都有独立的营销团队和配套的物流配送体系。公司现有的生产和营销网络既有利于市场开拓,又能够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提高服务水平。未来公司将继续执行“沿江西进,沿海北上”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公司规模优势,扩大公司市场占有率。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公司建立了完整、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公司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用,使得公司产品具备较强的综合稳定性。此外,公司定期开展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及时纠正解决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了质量体系不断完善和持续有效。公司在主要原材料采购方面,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保障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生产方面在布料、合模、张拉、离心、蒸养等关键环节均采用高标准质量要求严格管控,使得公司管桩质量在行业中优势明显。公司大力构建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2008年2月,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发改委及广东省经贸委同意发行人组建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9年5月,广东省经贸委、广东省财政厅等单位确认发行人为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公司在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上对技术研发资源进行整合、规划、统一协调和规范管理,实现了技术研发的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运作管理机制。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专利164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22项,外观设计专利14项。公司拥有专业稳定的管理团队,管理层成员均拥有行业多年从业经验以及企业管理经验,形成了公司突出的管理经验优势。公司总结了多年的产品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式,形成了一套成熟度较高的规范化生产经营制度,不仅大大提高了公司市场反应能力,也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重视技术队伍、销售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全面建立了包括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绩效考核管理、人事管理等运作流程体系以及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综合运用薪酬福利、绩效和任职资格评定等方法,努力创造条件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培养出了一批行业的技术创新、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人才。公司生产规模优势明显,但仍有部分区域市场尚待进入。未来随着公司产业布局的扩大以及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提高市场份额的需要,对公司的市场拓展能力、生产管理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和人力资源配套能力均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公司经营能力将是一大考验。结合披露的宏观环境、行业特性、消费需求及原材料等信息,详细说明公司生产经营所处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等特征预制混凝土桩行业的直接下游客户主要为建筑业企业,行业的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而建筑业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高度正相关,随着国家经济扩张而扩张,随着国家经济的收缩而收缩,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因此预制混凝土桩行业随建筑业发展上下波动,也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均是在工厂内完成生产,且部份产品采取蒸汽养护工艺,因此在北方冬季气温过低时,因混凝土容易结冰冻伤或砂石子冻结不能输送而影响部分生产。此外,我国部分地区春夏季多雨,部分管桩施工单位受雨季影响停工,对管桩需求有一定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主要应用于地质结构为软土地区的建筑工程,因此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企业在我国最早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区域,随着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产品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广泛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以及环各大内陆湖(如洞庭湖等)地区等省、地、市。行业的分布轨迹围绕沿海沿江沿湖及软土地带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因其体积大、重量大,目前主要采取公路运输的方式,受到运输经济半径的限制,产品仅能覆盖生产基地周边150公里左右以内的市场。因此从规模和产能来看,大部分混凝土管桩企业仍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以及上海等建筑业发达区域。主要产销模式,并列表说明不同销售区域或者细分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等经营性指标情况,并披露该等指标的同比变动情况,以及在主要销售区域或者细分产品的毛利率变动趋势及其原因;1、生产方面,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并根据运营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库存。公司按照客户的要求生产不同型号及规格的产品。2、公司的销售模式为:以直销模式为主,以特定区域经销模式为辅。直销模式下,公司采取以市场化定价为基础,综合考虑材料人工等成本、运输距离、市场需求、合理利润水平等因素进行定价。经销模式下,公司向经销商销售桩类产品的价格确定模式为间接市场化定价模式。经销商直接面对市场终端客户并按照市场化定价随行就市销售管桩,由于经销商承担了销售、运输、售后服务等工作,公司与经销商的结算价格按照:经销商向终端用桩客户的销售价格扣减经销商自身的销售2021年销售收入同比增加14.23%,运费计入销售费用时营业成本同比增加22.86%,营业成本同比增加大于收入增加,营业成本增加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5.97%。2021年销售收入同比增加14.23%,运费计入营业成本时,营业成本同比增加20.44%,营业成本同比增加大于收入增加,营业成本增加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4.75%。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桩类产品产能3,785.85万米,2021年桩类产品产量4,120.62万米,产能利用率108.84%。公司年设计产能500万米的募投项目“江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年设计产能320万米的盐城三和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生产线月开始试产,其产能有望逐渐释放。主要产品的原材料和能源及其供应情况,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应当披露其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大宗商品上涨导致主要原材料及能源特别是PC钢棒、线材、端头板、煤炭、天然气等平均采购价格同比上涨超过10%。分析:由于钢材、端头板、线材、煤炭采购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其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上升。报告期内受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特别是钢材等原材料价格频繁上调,对公司采购成本控制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目前来看该不利影响在一段时期内仍将持续。公司将树立前瞻性的战略意识,制定降本策略,继续通过加强存货管理、合理安排原材料采购量等措施,与重要的供应商签订了合作协议,优先保障公司原材料供应。同时将持续加强对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监控力度,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程序,通过原材料的集中采购、不断优化工艺和强化内部管理等方式,努力消化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带来的影响,保持公司的日常稳定经营。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等内容,应当重点突出报告期内发生的重大变化。公司是一家以桩类产品为核心领域,专业从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以“致力于让建筑物更安全耐用、更低碳环保;让用户更经济实惠”为使命,在追求实现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个幸福的同时,为用户、合作者、股东创造最大价值回报。公司主要产品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即PHC管桩),公司管桩产品凭借行业领先的质量标准以及生产工艺,主要生产的产品为外径300mm~800mm,多种型号、长度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指采用离心和预应力工艺成型的圆环形截面的预应力混凝土桩,该产品具有高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高密实度、低渗透、耐冲击、施工便捷等特点,常用于建筑物基础建设,其主要作用是将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上,广泛应用于高层民用建筑、工业厂房、大型设备基础、城市高架道路基础、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机场、城市轻轨、电力、冶金、市政工程及民用建筑等诸多领域,用途基本涵盖了我国所有的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建筑桩基础材料之一。装配式建筑将构成建筑物的墙体,柱、梁、楼板、屋顶等拆分成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组装”就是如同搭积木一样造房子,把预制的构件搭配起来成为整体的建筑物。工业化建筑建造方式在欧美及其他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技术已相当成熟。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市政工程的不断完善也日益明显,各级政府对市政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管从实用性还是经济环保方面都下足功夫,在施工方面,在市政、水利及护岸工程中,预制混凝上构件可用于河道护坡、挡土墙、航道沉排以及排水沟等项目中,具有施工便捷,外形美观,改善道路、河川、堤坝等优势。近年来,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地铁工程建设逐渐增多,地铁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预制装配式技术在地铁工程中应用具有质量可靠,拼装高效,节约成本,降低材料消耗,节能环保以及对环境影响小,改善工人作业环境等优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十四五”是我国碳达峰的关键窗口期,随着国家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战略以及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色制造、清洁能源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预制混凝土桩做为混凝土桩行业的绿色建材产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生产的产品无论是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还是预制构件,均为节能环保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发展方向。预制混凝土桩行业的直接下游客户主要为建筑业企业,行业的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稳步回升,同比增长4.9%,分产业看,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0.4%。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3%,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1.3%,道路运输投资下降1.2%,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1.8%。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4.4%,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建筑行业,为预制混凝土桩的需求创造了市场发展空间,推动了销售的增长。公司的品牌优势使公司在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具有较高的声誉,良好的市场声誉使公司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拥有多年的技术积累,构建了以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技术优势、研发优势、质量优势突出。公司拥有一支稳定的营销团队,能够不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强化营销技能,为开拓市场,满足客户的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等。公司经过近二十年在预制混凝土桩行业的深耕与发展,现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企业之一,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相对于国内其他规模较小的预制混凝土管桩企业具有以下竞争优势:公司始终坚持以“发展自有品牌为主”的发展战略,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公司为中国中铁、中国核建、中国电建、中国建筑、宝山钢铁、武汉钢铁、中国恒大、万科股份、碧桂园控股、绿地控股、保利房产、万达商业、华夏幸福、雅居乐集团、中冶武勘、中交一航局、中南建设、葛洲坝集团、山东高速、山东建勘、浙江石化、安徽水利水电、上海宝冶、上海建工集团、沙钢集团、浙江德荣化工、中铁物资、中国南海工程、中国化学工程、山东裕龙石化、中国核工业、中国铁工、中国十七冶、中国地质工程、中国二十冶、江苏恒力化纤、中国二冶等国内众多知名公司可以提供产品和服务,“三和”品牌产品受到客户的肯定。“三和”品牌在业内已经取得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口碑,公司日益提升的自有品牌影响力有利于加快市场拓展和新产品推广的速度。公司通过对生产线进行一直在升级改造,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综合利用率,使人均产出获得了显著提高,并在行业内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奠定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与此同时,公司一直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对本行业的环保要求,自主研发形成了一系列的环保技术,例如公司的“新型PHC管桩余浆循环使用方法”发明专利大幅度的降低了余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节约胶凝材料用量,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目前此项工艺也已在行业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整个行业的生产环境和环保要求做出了较大贡献。公司取得的“一种免压蒸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发明专利,改变了PHC管桩产品在其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常采用的常压蒸汽养护和高压蒸汽养护的二次养护工艺,通过改进减水剂、选用掺合料等方式,免除高压蒸汽养护步骤,实现养护能耗降低50%以上,符合国家大力推进的节能减排政策要求。公司顺应市场发展,大力投入新产品研发,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多样性。近年来,公司加大了对基坑支护桩、铅笔管桩及耐腐蚀管桩等新产品的研发及生产,力争在新产品竞争市场上占据领头羊。依靠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已逐步树立在细致划分领域基本的产品的标准制订的主体地位。公司负责起草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免压蒸生产技术方面的要求》(T/CBMF64-2019 T/CCPA9-2019)、《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耐腐蚀管桩》(T/CBMF 65—2019 T/CCPA 10—2019)等中国建筑材料协会标准,参与起草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GB13476-2009)、《先张法预应力离心混凝土异型桩》(GB31039-2014)、《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T50046-2018)、《管廊工程用预制混凝土制品试验方法》(GB/T38112-2019)、《水泥制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8263-2019)、《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作业规程》(DBJ/T15-22-2021)、《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JG/T197-2018)、《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啮合式机械连接作业规程》(DBJ/T15-63-2019)、《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免压蒸生产技术方面的要求》(T/CBMF64-2019)、《用于耐腐蚀水泥制品的碱矿渣粉煤灰混凝土》(GB/T29423-2012)、《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T50733-2011)、《钻芯检测离心高强混凝土抗击压力的强度试验方法》(GB/T19496-2004)等国家标准。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T/CECS10109-2020《耐腐蚀预制混凝土桩》、T/CECS10150-2021《混凝土预制桩用啮合式机械连接专用部件》标准已发布实施。报告期江苏基地、湖北基地、漳州基地、长沙基地、宿迁基地、盐城基地、苏州基地、德州基地、荆门基地完成了《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Q/JSSH 03-2021)、《预应力混凝土抗拔管桩》(Q/JSSH 02-2021)、《光伏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Q/HBSH12-2021)、《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Q/HBSH02-2018)、《混凝土预制桩一种机械式水平锯齿啮合型快速接头作业规程》(Q/ZZGH001-2021)、《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支护桩》(Q/ZZXSH 02-2020)、《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Q/CSSH 008-2021)、《先张法预应力金刚桩》(Q/SQSH001-2021)、《三和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抗拔管桩》(Q/SH002-2021)、《三和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Q/320923YCSH01-2021)、《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Q/320585SZSH01-2021)、《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Q/SZSH 02-2021)、《地基处理用预应力混凝土管状体》(Q/DZSH-03-2021)、《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Q/DZSH 04-2021)、《地基处理用预应力混凝土管状体》(Q/JMSH-0008-2021)、《光伏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Q/JMSH009-2021)、《先张法预应力C105超高强混凝土管桩》(Q/JZSH-0001-2021)、《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Q/JMSH 010-2021)、《(企标)300光伏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企业技术标准》(Q/JMSH0011-2021)企业标准的申报、更新,并予以公开发布。报告期新构件方面湖北新构件2021年取得适用于装配式构件生产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该证书属于中国认可,国际互认管理体系证书,使公司管理规范化;完成了《预制复合墙板(体)》(Q/420703HBSH001-2021)、《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物件》(Q/420703HBSH002-2021)两项企业标准的申报,并予以公开发布。2021公司通过股权收购增加了荆州基地,报告期末已有了17个管桩生产基地(不含2022年将投产的江门基地),成为国内顶级规模的管桩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多年来管桩生产规模均位于行业前列,与行业内别的企业相比,具备较强的规模优势。规模化生产不仅仅可以摊薄公司产品单位成本,提升公司与原材料供应商、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而且使得公司得以应用自动化生产设备来进行大规模生产,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此外,依托全国性布局的生产基地,公司业务覆盖相关地区都有独立的经营销售团队和配套的物流配送体系。公司现在存在的生产和营销网络既有利于市场开拓,又能够及时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提升服务水平。未来公司将继续执行“沿江西进,沿海北上”的发展的策略,逐渐增强公司规模优势,扩大公司市场占有率。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生产的基本工艺的持续改进,公司成立了完整、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公司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用,使得公司产品具备较强的综合稳定性。此外,公司定期开展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及时纠正解决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了质量体系逐渐完备和持续有效。公司在主要原材料采购方面,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保障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生产方面在布料、合模、张拉、离心、蒸养等关键环节均采用高标准质量发展要求严格管控,使得公司管桩质量在行业中优势显著。公司大力构建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2008年2月,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发改委及广东省经贸委同意公司组建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9年5月,广东省经贸委、广东省财政厅等单位确认公司为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公司在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上对研发技术资源进行整合、规划、统一协调和规范管理,实现了技术研发的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运作管理机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专利164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22项,外观设计专利14项。企业具有专业稳定的管理团队,管理层成员均拥有行业多年从业经验以及企业管理经验,形成了公司突出的管理经验优势。公司总结了多年的产品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式,形成了一套成熟度较高的规范化生产经营制度,不仅大幅度的提升了公司市场反应能力,也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重视技术队伍、销售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全面建立了包括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绩效考核管理、人事管理等运作流程体系以及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综合运用薪酬福利、绩效和任职资格评定等方法,努力创造条件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培养出了一批行业的技术创新、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人才。目前,公司主要从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截至报告期末分别在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辽宁、山东、山西、安徽等省份有了17个生产基地(不含2022年将投产的江门基地)并建立完备配套运输网络,产品覆盖国内大部分省市地区。由于管桩属于基础建筑材料,随着管桩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产品质量的日益提高,管桩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高层民用建筑、工业厂房、大型设备基础、城市高架道路基础、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机场、城市轻轨、电力、冶金等工程,用途基本涵盖了我国所有的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建筑桩基础材料之一。其需求量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密切相关。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之中,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工业投资规模以及房地产投资规模总体呈增长趋势,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需求量形成了支撑。国内管桩行业分布轨迹主要是自南向北,围绕沿海沿江沿湖及软土地带发展。目前生产混凝土预制桩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江西、河南、湖北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目前仍以广东、江浙一带以及上海最为密集。在区域布局方面,生产混凝土预制桩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南三大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根据综合竞争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差异,国内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企业已经形成了阶梯化竞争格局。以本公司、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为主的第一梯队是具有全国布局能力,提供优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产品为代表的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规模化生产能力及市场销售和资源整合能力,能参与到国内外大型工程建设中,并提供持续的售后服务,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根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自统计以来发布的数据,截止2020年度,公司连续八年产量排名行业第二。目前,公司业务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显著。全国性管桩竞争对手主要为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区域性管桩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宏基管桩有限公司等。面对日趋加剧的市场竞争,公司将做好目标市场的研究以及目标定位,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更要针对薄弱环节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的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加强空白区域覆盖,扩大市场占有率。随着经济的发展,预制混凝土桩产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未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产量仍然会保持平稳增长,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将进一步拉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市场需求。公司具有规模、品牌、市场和区域竞争优势。因此,公司未来既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又有做大做强的较好机遇。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大力推进、国家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战略以及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本行业企业未来更应该对现有产品、原材料、生产工艺、装备、工法等各个方面不断进行升级与改造,使产品更加多样化,材料绿色低碳化,生产工艺更加安全、高效、节能,装备自动化,施工工法沉桩可靠而环保,不断提高产能利用率和自动化水平。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建材行业2022年面临的宏观运行环境仍有望保持平稳,但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规模稳定,继续发挥对宏观经济的托底作用,对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形成基础支撑。2022年是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发力之年,经济工作以稳增长为重。各地区各部门加紧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近期国家和有关政府部门密集发布重点行业发展规划,如《“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等等。建筑、水利、交通等行业作为重要的基建领域,具备社会效益强、吸纳投资大、拉动产业链长等特性,其规划的发布为“十四五”时期基建建设提供保障,为经济稳增长保驾护航,也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可持续发展、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供了发展空间。2021年12月28日,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发布了《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南》(以下简称《行业发展指南》)。《行业发展指南》概括总结了“十三五”以来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释了行业“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形势和机遇,《行业发展指南》指出,新发展格局中,国家实施科技强国战略、制造强国战略、交通强国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两新一重”为标志的庞大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交通体系建设、都市圈、城市群建设等,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带来了新的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对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的绿色、低碳、质量、性能、功能、保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出新,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制造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发展环境。2022年及“十四五”期间,围绕“双碳”目标,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将加快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行业经济运行将在行业以国家重大需求、市场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模式变革中逐步建立新的周期性趋势,逐步实现以绿色低碳、生态保护、环保利废、应急抢险等重要社会保障功能为内涵的高质量的经济运行与经济增长。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生产和集团化运作的企业。作为预制混凝土桩行业的领头企业,公司始终以“致力于让建筑物更安全耐用、更低碳环保;让用户更经济实惠”为使命,在追求实现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个幸福的同时,为用户、合作者、股东创造最大价值回报。未来公司将从产品市场管理、商业资源运营及产业金融运作三个层次不断推进公司业务发展。“十四五”期间,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发展要求,构建绿色低碳,减少碳排放的运营方式,深化落实各项节能降碳措施,继续通过对现有产品、原材料、生产工艺、装备、工法等方面不断进行升级与改造,使产品更加多样化,材料绿色低碳化,装备自动化,生产工艺更加安全、高效、节能,不断提高产能利用率和自动化水平,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管桩产业升级。2021年度公司实现桩类产品产量4,120.62万米,较上年同期上升了10.24%;实现桩类产品销量4,366.48万米,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34%;实现营业收入816,952.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4.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28.6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76.32%。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23%,其中桩类产品、混凝土预制构件分别同比增长了14.41%、30.76%,较好地完成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25%、桩类产业做强做大、稳步推进PC构件的既定目标。2022年是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发力之年,经济工作以稳增长为重,基建发力在即,市场有望逐步复苏,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依旧保持高位运行,沿着绿色低碳、高质量方向发展对公司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司将继续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统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凝聚共识,协同发力,全面推行增长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创新战略、人才战略,积极应对内外压力和挑战,不断提升“三和”品牌的影响力、竞争力,完善风险防控工作体系和内控机制,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注入增长新动能。(1)继续着力强化服务式营销团队的建设,坚持销售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凭借多年积累的“三和”品牌优势及优质的产品品质加强空白区域覆盖;(2)继续在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方面发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本原则,保障持久耐用的产品品质,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采用免蒸压、水养护、屋顶光伏应用等节能、减排、降碳,降本增效,实现绿色制造;(3)将进一步推进精益化生产与成本领先战略,坚持走数字化创新经营,构建一个适应变革高效与敏捷的组织,打造用户导向和价值驱动的文化氛围;(4)继续在人才战略方面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引进行业专家,并结合公司实际积极推进和优化人才培训,建立一套数字化核心人才的引入和培养机制;(5)以江门基地投产为契机,打造具备行业领先水平的智能化、自动化管桩制造基地,有序推进在投项目的建设,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管桩产业升级。预制混凝土桩行业的景气度主要取决于交通运输、工业项目、市政工程及民用建筑等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状况。若未来交通运输、工业项目、市政工程及民用建筑等整体投资规模下降,新的应用场景也没有增加,则会直接影响到对预制混凝土桩的需求,进而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加强对影响行业需求相关政策及因素的分析和研究,正确把握市场供求关系,积极跟踪行业竞争态势,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提高市场敏感度以及拓宽产品覆盖面,降低单一、局部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同时服务前置,优化经营模式,从单纯的“生产+销售”的经营模式向“设计+生产+销售+配套”的全链条服务模式转变,进一步扩大应用场景,以适应市场变化。公司产品的原材料主要为PC钢棒、线材、端板、水泥、砂、碎石等,总体上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成本较高,因此原材料价格变动对毛利率影响相对较为明显。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发生大幅度波动,将导致公司生产成本发生较大变动,若无法将成本变动转移至下游客户,则有可能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应对措施:公司将树立前瞻性的战略意识,制定降本策略,继续通过加强存货管理、合理安排原材料采购量等措施,与重要的供应商签订了合作协议,优先保障公司原材料供应。同时将持续加强对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监控力度,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程序,通过原材料的集中采购、不断优化工艺和强化内部管理等方式,努力消化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带来的影响,保持公司的日常稳定经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用电维护设备运转,需要蒸汽进行养护,且蒸汽耗量较大,随着我国近年来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环保治理的加强,特别是“双碳”目标的提出,各地相继出台节能实施意见,环保标准逐渐提高,监管更加严格,为满足未来可能更高的环保节能要求,公司将面临环保节能成本的增加,技改投入不断增多,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应对措施:公司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发挥公司“节能减排、绿色制造”小组的作用,集中优势资源进行节能减排专项技术攻关、并组织开展相关成果的应用推广,继续积极推行“双免”工艺、余浆循环利用工艺等,探索绿色发展道路,通过采用免蒸压、水养护、屋顶光伏应用等节能、减排、降碳,降本增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的波动主要受到上游的钢材、水泥及砂石等原材料价格变动以及产品销售价格变动的共同影响。如若未来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而产品市场价格没有同步上涨,则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有可能下降,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应对措施: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增强与客户的粘性关系,提升议价能力,从而有效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在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上发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高附加值新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科学制定采购策略,拓宽公司的原材料的采购渠道,不断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持续改进产品工艺,推进精益化生产与成本领先战略,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较大,主要原因是公司销售规模较大,针对部分客户给予一定信用期。随公司销售规模的持续扩大,应收账款的管理难度将会相应增加,若催收不力或下游客户财务状况出现恶化,公司可能面临一定的坏账风险。应对措施:一是加大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督促营销人员与客户经常对账并催收货款;二是针对不同客户的经营实力、客户资信产品类别、采购规模、历史合作情况进行等级分类管理,采取不同的信用控制手段;三是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对逾期应收账款进行“绿黄红”三色台账管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公司合法利益。公司的存货账面价值较大,主要原因是公司销售规模较大,正常运营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库存,若因市场波动导致公司产品滞销或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较大,则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应对措施: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采购和存货管理制度,合理执行采购计划和生产调度计划控制库存,加大安全库存的考核力度,加强对存货销售情况的监控,有效防范和降低存货管理的风险。随着生产基地的不断增加,公司经营规模将进一步扩张,对公司市场开拓、系统运作、生产管理以及人员管理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公司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公司规模的迅速扩张,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不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公司在扩张过程中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项目建设,整体融资依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资金压力增大,从而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强现有管理团队的培训,同时引入专业技术人才,搭建管理、营销及技术团队人才梯队,提升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和流程优化,持续向优秀企业学习,借鉴成功的管理实践经验,不断厚植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在公司统一决策机制、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团队整体管理水平,以降低由于规模快速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针对融资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科学合理地选择融资产品,在满足资金需求的前提下,最大化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将加强内部财务管理,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内前期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近期又出现多点散发,局部地区仍存在疫情反复的情况,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和经营情况产生不利影响。应对措施:持续重视疫情影响,积极调整应对,通过各种方式加强疫情防控,在确保员工身体健康的同时,通过促进销售、降低成本运营,全面防控公司经营风险,尽量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意外!iPhone 16系列,首周末预购销量下降12.7%?苹果概念股下跌
业绩为王!预测净利大幅上调超50%,最高从每股亏6分升至赚4.6毛,4股获“国家队” 新进增仓
意外!iPhone 16系列,首周末预购销量下降12.7%?苹果概念股下跌
意外!iPhone 16系列,首周末预购销量下降12.7%?苹果概念股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