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中国自贸区建设即将正式开启新一轮探索。临港新片区将建设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这一“特”究竟体现在哪里?在当下全球经济迎来大变局之时,增设对标顶配水平开放的自贸新片区,背后又蕴含怎样的意义?
设立临港新片区首先是中国高质量区域发展的策略的需要。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逐步由快速地增长阶段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相继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设立海南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部署。这些部署构成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新格局。
与此同时,中国的区域发展正从东中西部地区全域推进,转变为现阶段的“两条线四个点”,即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两线”,京津冀、粤港澳、海南和长三角“四点”。区域发展的策略突破口正聚焦到东部具有开放优势的几个点上,从重数量转为重质量。同时对各点赋予不同的战略动能,聚焦精准施策。
王战指出,临港新片区作为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代表,身负提升拓展上海全球枢纽港功能,探索洋山港成为国际中转港,实现这一使命需要顶配水平的开放、最高标准的国际对标来带动。如果实现这一目标,临港将带动长江经济带整体物流运输能力的提升,促进长三角区域生产要素跨行政区划的自由流动,进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临港新片区对上海的意义更显而易见。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四个中心”,但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的建设并非处于同一平面,而是层层递进——航运中心为贸易中心奠定基础,有了贸易往来,才有支付、结算等一系列金融衍生需求,才有金融中心、经济中心的“上层建筑”。
王战表示,目前上海拥有航运中心重要的支撑——连续8年吞吐量位居世界首位的集装箱枢纽港。但衡量航运中心含金量的并非集装箱的数量。“伦敦港仍是国际航运中心评价第一的港口,但集装箱港口却在泰晤士河外距伦敦100多公里的地方,说明航运中心和集装箱枢纽港并非同一概念。”?
衡量航运中心的关键,是航运服务业。而建立在转口贸易基础上的航运服务业,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港口的国际中转业务量。有了国际中转业务,才有航运服务的核心,以及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等更高一级的国际业务形态。在国际航运中心评价中,集装箱数量最多,而国际中转量最低,如何破题,这是临港新片区建设需要探索的课题。发展航运服务业,自然就成为新片区的主要功能。
而有了航运中心的率先突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经济中心,乃至全球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也会随之逐步提升能级,真正的完成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
项目布局方面,特斯拉超级工厂等大项目的进驻无疑为临港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起的产业注入强心剂。但还有一项临港自有的战略性产业有必要注意一下——重装备产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重装备产业总装集成可能从中西部迁往沿海地区,以此来降低大型重装备从长江进入国际航线的运输成本。王战建议,上海不仅要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嘉定至合肥的先进制造业走廊,沿海地区还应该建设重装备制造走廊,通过布局战略性制造业,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
另一条建议有关人才政策。总体方案中提到,新片区内重点产业关键领域核心生产环节的企业,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还将研究实施境外人才个税税负差额补贴。王战表示,上海目前如何为高品质人才和重点产业公司可以提供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政策,这一突破在新片区应该志在必得。
目前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尚不到位。黄金水道有4大标准,首先是水深标准化,但现在长江最浅处枯水季只有3米深,上中下游水深各有不同。还有船型标准化,码头标准化,大桥净空高度标准化。其中主要的约束因素是大桥净空高度标准化和航道标准化,这两项标准决定了究竟应该使用哪种船型运输。但南京长江大桥现在已经成为不可移动文物,24米的净高无法改变,因此长江上的船型高度就有限制。航道也不宜挖得过深,否则每年清淤成本很高。
以莱茵河为例,河道承载的标准船型为3000吨,枯水期统一缩减至1600吨。由于莱茵河水深标准化,因此船型标准明确,河道经济性较强。上海海事大学曾对长江标准船型进行研究,建议统一使用1000吨标准的多节驳船型,在宽水域并联,水域窄的地方串联,随着运输需要变化增减驳船节数,以便灵活适应长江水运。这在技术上仍有较大挖掘潜力。
内河航运与海运能否实现一次转运是关键。目前海轮无法进江,江轮也无法进海,因为海水浮力大于江水,江轮进海要上浮,而集装箱大部分都堆放在甲板,轮船重心整体偏上,遇到海里风浪就有可能会出现安全风险隐患。处理方法是增加压水舱,实现两次转运并为一次转运,还要解决相应的标准船型问题。从洋山港出发直接驶入国际航道,不仅能大幅度的降低运输成本,还将支撑内河航运的物流现代化与自贸区新片区的保税港对接。
另一支撑体系是为轨交16号线补足地铁上盖,串联浦东主城区与临港之间约10个镇。上海有丰富的高校资源,如何让大学刚毕业的优秀青年人才愿意留在上海,愿意到临港的企业工作,在16号线沿线建设人才公寓和生活配套就显示出其必要性。例如1994年日本广岛亚运会闭幕后,亚运村成为青年公寓,促进当地青年人才进驻。日本大阪流量最大的地铁站每天早高峰8时至9时有100万人次进出,大部分人就居住在地铁上盖的公寓中。
上海眼下不仅需要高品质人才,还需要大量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青年人才。而解决商务成本高昂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就是解决租房成本问题。住房作为新片区人才建设的支撑系统,可以通过地铁上盖的开发,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找到更多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