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与案例

研预PC课堂: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是由灌浆钢管桁架与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组合形成的预制底板(以下简称PK板(Ⅲ型))

  PK板(Ⅲ型)提前在工厂生产完成,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兼作叠合层混凝土的底模,现场叠合层铺设钢筋、浇筑混凝土,最终形成整体受弯的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安徽图集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35、40mm厚底板)》皖2020GZ407

  ⚫︎ 四川图集 《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标准底板》川2022G155-TY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作业规程》T/CECS 722-2020

  ⚫︎ 上海工程建设团体标准《钢管腹杆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应用技术标准》T/SCDA

  2.3 PK板(Ⅲ型)厚度:不宜小于35mm;跨度不小于6.6m时,预制底板厚度不应小于40 mm。

  ⚫︎标志宽度(mm):1000、1700、2100;非标宽度建议使用时咨询各地厂家确认;

  ⚫︎ 标志跨度(mm): 2100~9600,模数3M;非标跨度建议使用时咨询各地厂家确认;

  2.6 PK板(Ⅲ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PK板(Ⅲ型)叠合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同结构图纸,且不应低于C30。

  2.8 预应力钢筋顶面至预应力底板混凝土上表面的距离不宜小于8mm,且不应小于其公称直径的1.5倍。

  PK板(Ⅲ型)为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物件,制作需要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长线台座上进行。

  生产工序包括:准备阶段、安装模具钢筋、砼浇筑及振实、预应力筋放张及拆模、砼养护、起板脱模、构件编号、转运质检、堆场入库等流程。

  ⚫︎预应力钢筋全部断开后, 可采取了专用吊具进行起板, 起板脱模后应进行成品质量检查。

  ⚫︎预先制作的构件成品质量检查合格, 应及时在构件上设置产品标识、 吊点位置标识及预制部分安装顺序标识。

  ⚫︎预制构件出厂前应进行质量检验, 并形成质量证明文件。质量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品质、尺寸偏差和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应契合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有关规定。

  ⚫︎ 预制部件宜采取了专用运输车进行运输; 当采用非专用运输车时, 应采取对应的加固保护措施;

  4.2 实施工程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对进场构件做质量检查。预制构件生产单位理应当依规定提供相应资料,包括:主要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复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资料;预先制作的构件质量保证书(出厂合格证)等构件质量证明文件。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在工程上使用。

  ⚫︎多层叠放时, 各层垫块应上下对齐, 叠放层数不宜大于15层, 且不应大于1.6m,并应采取防止倾覆的措施。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前应编制专项实施工程的方案, 并应对实施工程人员进行技术、 质量、 安全交底,专项实施工程的方案中应有保障安全的措施。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项目施工规范》GB 50666-2010的相关规定。

  现场施工工序包括:现场堆放→支撑架搭设→钢筋绑扎→模板支设→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吊装→板缝处抹灰→叠合层板钢筋绑扎→叠合层混凝土浇筑→叠合层混凝土达设计强度拆除底模、临时支撑。

  6.1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安装过程中, 不应在预制部分上集中堆放大量施工材料使预制板承受较大的冲击荷载,施工材料自重及施工活荷载不应超出原有设计允许值,通常取≤1.5KN/m2。

  6.3 PK板(Ⅲ型)安装应进行实施工程支撑设计,参考图集L22ZG401相关规定。

  (1) PK板(Ⅲ型)吊装时,应采取了专用吊具,吊具应有充足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并保证每个吊点均匀受力,每条桁架应保证两个吊点。

  (3)PK板补空区域板内钢筋规格(直径、间距)同结构施工图同方向板底部纵筋,板端伸入梁(墙或柱)构造详见结构施工图。

  (4)PK板(Ⅲ型)叠合层钢筋包括:不出筋板端附加钢筋②、垂直于桁架方向板底纵筋③、板开洞附加钢筋等,应结合结构设计施工图进行叠合层钢筋下样、安装施工;结构板内其他配筋详结构设计施工图。

  ⚫︎不出筋的板端附加钢筋紧邻预制板顶面设置,钢筋规格(直径、间距)同结构施工图同方向板底部纵筋,伸入混凝土梁(墙或柱)上支座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且伸过支座中心线,详见板端(边支座、中间支座)构造;

  ⚫︎垂直于桁架方向板底纵筋规格(直径、间距)同结构施工图同方向板底部纵筋, 板端伸入梁(墙或柱)构造详见结构施工图;

  ⚫︎接缝表面宜粘贴耐碱玻纤网格布,每边伸入预制板边长度不小于100mm,网布的性能应满足规范规定;

  注:《钢管腹杆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应用技术标准》T/SCDA 123-2023

  7.1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楼(屋)面采用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时,“等同现浇”楼板设计。梁刚度增大系数宜根据翼缘情况近似取值;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7~0.8。

  7.2 PK板(Ⅲ型)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宜小于75 mm,不应小于60mm和1.5倍底板厚度的较大值。

  7.3 PK板(Ⅲ型)为标准化预制部品,局部梁格采用PK板(Ⅲ型)标准板、PK板补空区域组合,PK板补空区域板内钢筋规格(直径、间距)同结构施工图。

  7.4 PK板(Ⅲ型)叠合板拆分时,遇到柱子切板的情况,应在柱子切板处尽量布置宽板,窄板布置到中间部分,防止切角的时候切断钢管混凝土和桁架斜腹杆。

  7.5 PK板(Ⅲ型)与钢梁组合的楼(屋)面工程,可采用PK板(Ⅲ型)跨钢梁连续板拆分,利用钢梁兼作临时支撑,减小叠合层施工挠度;减少构件种类及数量, 提升吊装安装效率。

  7.6依据建筑图纸(功能要求、平面布置、建筑工程做法等)、结构板厚等,参考图集L22ZG401选择适于项目的PK板(Ⅲ型)。

  7.7 PK板(Ⅲ型)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的有关法律法规,图集L22ZG401取值为20mm。双向板耐火保护层及楼板最小厚度详下表:

  7.8 PK板(Ⅲ型)顶部应设置粗糙面,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80%,骨料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

  7.9根据《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板修正系数按免撑叠合板0.65取值时,应根据图集L22ZG401并结合板端梁选材(钢砼梁/钢梁)、搁置长度等,判断适于项目的PK板(Ⅲ型)叠合板施工临时支撑间距Lb大于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