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48812】夏煮竹稻飯 四天放不餿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金秋,南粵大地上滿是瓜果飄香、糧食滿倉的豐收现象。近年來,廣東各地紛紛量体裁衣,在傳統的基礎上或創新或改进或引进外來新品,兼容並蓄地推廣種植了一批蘊含著豐厚嶺南歷史文明淵源的名優瓜果、谷物、蔬菜。

  這些獨具特征的新奇名優農產品不僅暢銷嶺南,還有許多遠銷港澳乃至走出國門,成為廣東鮮為人知的另一面『金字招牌』。它們中有帶著濃濃竹香味的竹稻、有蘊含著無數海外僑胞對故乡濃濃心意的林檎、有從寶島漂洋過海在珠三角内地紮根的蓮霧,還有投合都市人飲食習慣進行了改进的微型冬瓜……

  連日來,本報記者兵分多路,分赴粵東粵西兩翼及粵北山區的田間地頭,與農戶們一道共享豐收的喜悅,探尋這些『新生代』的名優土產在嶺南紮根的宿世此生。

  古語雲: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這種看似奇特的『竹實』其實就是竹子開花後長出的竹米。竹子開花結米,意味著它的生命快走到了盡頭。一名老農藝師卻由此獲得啟發,在歷經40餘年的艱苦探究後終於通過僅有的3粒種子,育種成功一種結合了竹子與水稻特性的優質大米『竹稻』。

  昨日,記者從廣東首要竹稻種植基地之一的韶關市仁化縣獲悉,該縣繼上一年試種竹稻取得成功後,本年初次取得了竹稻大豐收。這標志著竹稻這種中國獨一無二的優質稻米已正式在粵北成規模地紮下根。這種帶著竹子幽香的稻米不僅有望在今後幾年走上人們的餐桌,並能够迅速地擴大種植規模與產量。

  千年古城韶關水稻種植歷史悠长,考古人員從該市曲江區馬壩石硤出土文物中發現了部分稻谷和大米。盡管這些出土的稻米都已經炭化,但據考證可證實為新石器時代舊址的遺物,為人工培养的稻谷。這個發現證明,韶關先民們種植水稻的歷史迄今至少已有四千年。现在,在韶關市仁化縣,又有農戶先行試種起了迥異於『馬壩油粘』的獨特竹稻。

  記者昨日驅車從韶關一路北行,只見在粵北凹凸崎岖不断的廣袤山地上,農民們見縫插針地開闢了一片片平坦、適合耕種的地步。

  在仁化縣丹霞山一帶,部分農戶們本年笑得特別開心。他們試種的竹稻本年初次取得了大豐收,每擔100斤的竹稻米比较往常稻米可增收60元左右。對於這些少則種植了幾畝,多則100多畝的種植者來說,本年的收入不行謂不豐厚。

  仁化縣丹霞山章美竹稻專業合作社秘書長林祥倫告訴記者,本年仁化共種植了2500多畝竹稻,均匀畝產量均在800~1100斤之間,總產量預計將達250萬斤,合作社農戶僅此一項就增收達150萬元。而在與仁化接壤的湖南汝城,乃至有農戶畝產量高達1466斤。

  綽號為『竹稻元帥』的林祥倫說,现在有關方面還分別在廣東的韶關、梅州、惠州,四川,浙江,湖南等地試種了必定規模的竹稻,這些試種悉数取得了成功。這說明晰竹稻是適合我國大部分地區種植的一種優良品種。

  『經過這兩年的試種,農民們都發現竹稻具有竹子的抗旱、抗倒伏、抗蟲病等優勢,具有高產、穩產、米質柔軟赋有韌性的特點,廣受農戶們歡迎。與種植一般水稻比较,均匀每擔乾谷可增收60元;與種植一般蔬菜比较,均匀每畝可增收400~600元,且由合作社銷售,農戶不愁市場』。

  記者從仁化縣農業部門獲悉,现在該縣計劃在竹稻試種成功的基礎上,在全縣推廣種植,力圖打造一個竹稻產業。計劃在3年內,在扶溪鎮建設『中華竹稻』萬畝種植基地,沿紅山、城口至黃坑、周田一線,建成7~8個『中華竹稻』種植演示基地,達到3萬畝規模。

  在合作社,記者見到了成年竹稻的活體標本,只見與高約1米的一般稻谷植株不同,竹稻『身高體壯』,根系發達,結出來的稻穗飽滿而量多。

  記者初次品嘗到了由本年剛剛收成的竹稻米煮成的米飯時,感覺竹稻糯而不膩,口感彈牙,越嚼越甜,還帶有一股若有若無的竹葉幽香。

  據介紹,有關學者曾做過實驗,將『竹稻米』與一般大米做了對比實驗。分別將兩種米煮成米飯後放進碗裡,在8月份的高溫天氣下放置4天,結果竹稻米煮成的米飯很少發霉,而一般大米煮成的米飯霉菌卻長滿了一碗,以此證明竹稻在抗氧化方面比一般稻米更強。

  林祥倫笑稱:『傳說中竹米是鳳凰之食,古代有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现在這種鳳凰喜食的竹米,很快就能够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了。』據悉,有關方面现在正在設想打造一條從『竹稻米』→『竹稻酒』→『竹稻粽』→『竹稻雞』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循環產業鏈。現在,和竹稻相關的『中華竹稻產業園』等項目在政府支持下正在申請列入『仁化縣國家現代農業演示區建設規劃項目』討論稿。

  1968年,海豐縣遭受了罕見的大旱。次年,正在海豐縣農科所作业的青年農藝師鍾章美發現農科所邻近的一片竹子開花。竹子從開花到結出竹米之後必定枯死。但鍾章美卻靈光一閃:竹子性狀優良,并且開花後所結的果實小鳥特別喜歡吃,大災之年還往往被人們采去當糧食吃。能否用竹子的花粉和水稻的花粉雜交出一種結合了竹子與水稻優良功能的新種稻谷呢?由此,他便開始了在世界上聞所未聞的『竹子與水稻遠緣雜交』的研讨。這一研讨,就是長達40多年。

  為了准確把握竹子、水稻的開花時間,解決兩者花期不遇、授粉授精難等難題,他常常要在夜裡一個人去山上和地裡,守著竹子和水稻,打著手電筒觀察它們的開花特性。在那個物質極其匱乏的时代,他買不起鞋,一年到頭只能光著腳上山下田,因而鍾章美成了所裡有名的『赤腳大仙』,致使現在他仍保存著赤腳的習慣;買不起電池,就撿別人丟棄的舊電池,幾節連接起來再用。經過了無數次的失敗,終於發明晰一種能够令水稻在早上5~7時開花的『鍾氏水稻催情法』。

  1993年,鍾章美申請提前退休回到故鄉蕉嶺矮嶺村,靠著菲薄的退休金租下了鄉親們丟荒的山坑田進行竹稻試驗。到2000年前後,他終於培养出了多個功能穩定的竹稻品種。2007年,以鍾章美為首完结的《竹子與水稻遠緣雜交研讨》獲梅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該市農業類的首個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1年,韶關市仁化縣引進並開始試種竹稻取得成功。2012年,仁化縣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並取得了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