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董事长毛展宏先生,董事、总经理李洪建先生,独立董 事王爱国先生,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唐 邦秀先生。
1.公司高端化比例提升,这些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在当前 营收中的占比如何?未来如何规划这类产品的研发和 市场拓展? 答:公司坚持高端化产品引领,聚焦轴承钢、管线钢、 汽车板、耐低温、高强耐磨钢等核心产品,全力开拓市 场,积极实施终端市场扩容,大力开拓最终用户和重点 工程。前三季度,高端化比例较2024年提升5.4个百分 点。未来公司将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高效 化”发展趋势,深化变革图强,强化协同支撑,着力提 高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深入推动产品优化升级、
产线集约制造,系统推进存量优化与增量崛起。 2.近期发布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2025-2026年)》特别强调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同 时,山东钢铁自身也在大力推进“智改数转”,例如建 设智慧集控中心。请问怎么样看待数字化转型在山东钢铁今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AI技术又将如何助力公司转型 发展? 答:公司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应对行业挑战、培育新质 生产力、实现高水平发展的核心战略。公司今年成立了 AI数智部,专项推进“AI+钢铁”的战略布局与场景落 地。未来,AI技术将大范围的应用于公司智慧经营、智能工 厂等关键环节,有效驱动生产流程的优化与管控效率提升, 成为公司降本、增效、提质的重要赋能者。 3.公司三季度业绩大幅改善,“产品经营+模拟经 营”这一核心管理模式具体在哪些环节创造了最大的利 润增量?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答:公司系统构建经营创效新模式,组建铁前降本、 生产提效、物流降本、能源增效、经营体创效、人员优 化提效、财务降本增效及闲置资产盘活等八个攻关团队, 优化界面、充分授权,利益捆绑、激发活力。产品经营 方面,聚焦边际贡献总额提升,深度开展周边市场调查与研究, 形成“优势产品主导定价、战略用户月度定价、普通产 品协同定价”的定价体系,经营创效能力明显提升。下 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一是持续提升制造能力,全系统 优化生产组织和运行模式,力争效率再提升、质量再改 善、成本再优化;二是突出抓好效率提升,重点是提升 人事效率、资产效率、资金效率;三是深耕市场拓展差
价,全力提升毛利总额;四是系统发力降本增效,强化 算账经营、精益管理,持续抓好全体系全流程降本增效。 4.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实现大幅度增长,主要驱动因素 是什么? 答:公司坚持深化变革求生,聚焦价值创造,通过优 化产品结构、强化成本管控、推进精益运营等举措,三 季度经营业绩在上半年扭亏为盈的基础上大幅度的提高,特 别是通过“抓两端控中间”的经营策略,采购、销售环 节协同发力,持续推动购销差价扩大,其中济南钢城基 地较去年提升288元/吨钢,日照基地较去年提升225 元/吨钢,推动了整体盈利能力的改善。 5.今年以来,为推动我们国家钢铁产业提质升级,从国 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密集出台相关支持政策。请问公司如 何利用当前的政策窗口期,将内部改革形成的成本优 势,转化为更长期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和份额? 答:公司持续加强国家及地方产业及财政政策的研 究应用,确保各项政策应享尽享。公司将坚持眼光向内, 系统发力降本增效,强化算账经营、精益管理,借助信 息化系统上线有利契机,抓好全体系全流程降本增效, 持续打造成本竞争力,提升公司长期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和 市场占有率。 6.请问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的原因是什 么? 答: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净流入32.59亿元,同 比增加16.88亿元,增幅107.45%。主要得益于经营绩 效大幅好转,实现扭亏为盈。今年以来,公司通过持续 强化算账经营,抓实三级成本管控,持续降低生产成本,
购销两端持续发力,购销差价较去年大幅度的提高,利润得 到大幅改善,为公司经营现金流提供坚实的内部造血基 础;同时通过实施精益库存管理、加强应收账款催收等 措施,有效加速,减少运用资金占用,并在结 算中积极增加票据支付额度,战略性减少当期现金直接 流出,极大优化了公司现金流表现。 7.公司是怎么组织领导团队和基层学习四中全会 精神的,结合钢铁行业实践有何学习体会? 答:公司通过多种形式,自上而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 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钢铁行业实践进行了研讨交流。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 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 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彰显。后期, 我国将继续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更 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落地增效,将为钢铁行业发展提 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空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公司将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增强行动自觉,充分认识 加强自律、维护市场秩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坚持“三 定三不要”原则组织生产,着力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共 同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提升经营的质量效益。 以上如涉及对行业的预测、公司发展的策略规划等相 关内容,不能视作公司或管理层对行业、公司发展或业 绩的承诺和保证,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