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纪早期,全国人均住房面积不到10平方米,为了尽快建设更多的房子,改善居住环境,预制板楼房被大量采用。
不过跟着时间的推移,预制板楼房的弊端也开始显现。但是这一想法现实很难实现,不能全面拆除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因为预制板制作流程与工艺简单,安装成本更低,大幅度的降低了建房时间。一般两三个人就能在一两天的时间内制作好一层楼面。
预制板是空心结构,且没有钢筋做加固。一旦遇到地震,极易断裂。且断裂之后容易直接分散掉下,对人导致非常严重伤害。
预制板拼接处存在大量缝隙,地基下沉很常见,而且会持续多年。一旦下沉,预制板产生移动,导致缝隙挤压,覆盖其上的水泥层随之出现裂缝。
预制板厚度比钢筋混凝土小,且有空心、有缝隙,隔断不了外面的噪音和温度,不断地遭受周围的各种噪音打扰。同时夏天很热、冬天很冷,严重影响居住的舒适性。
预制板挨个搭建,要求室内大部分墙体都需要负责承重。早期的房子户型结构设计和现在的流行标准差异大,一旦想要进行重新装修,因承重墙不能拆除,基本无法改变结构。
预制板自带的缝隙、地基沉降带来的开裂,若无法及时修复,就非常有可能产生渗漏。一旦漏水,导致楼下邻居受到损失,需要承担对应的赔偿和维修责任。
预制板楼因其自带的很多问题,一直有声音在呼吁要全面拆除。但是,各地并没选启动全面拆除工作,这背后主要有2个原因。
80年代开始的预制板楼多为钢混结构,安全使用年数的限制标准超50年,实际可能达到70年。且因为维护的比较好,不达危房标准,这种住宅现就会采取旧改修缮的方式来进行改造,以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
长达30年的时间内,为缓解住房矛盾,兴建了大量的预制板楼。现存的40年左右的居民住宅基本都是此结构,可能占比存量房约20%左右的份额。
一旦拆迁,补偿问题就不那么容易解决,毕竟很多老房子都在城市核心区,补偿都是按照周边房价,价格贵,不说开发商补不起,地方也财政压力大。所以,只能按照城市规划,循序渐进,宜缓不宜急。
过去棚改期间,拆迁户实现赔偿后,疯狂买房囤房,加剧了房价的波动,于当前“稳房价、稳房地产”的目标相背离。
2023年,房地产整体低迷的时候,政府依然宣布把旧改作为首选,继续扩大旧改范围。在这种政策指导下,预制板楼可能面临的是维修改造,而非拆除重建。
并明确,“禁止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预制板房等不符合规范的建筑物”。
那么,当前的预制板楼房怎么样才能解决呢?根据新规的内容和精神,将依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经专业机构评估,符合危险房屋标准,那么这一些房屋作为老旧危房应及时进行清理和拆除。
如果预制板楼房所处的位置刚好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不适应城市的需求和形象,这一类老房也将逐步进行拆除或搬迁。
1、建议在地震多发地区,有计划的进行预制板楼的拆除,毕竟若发生地震,带来的损失远比拆除要大的多。
2、成立专业的质量检验团队,对历史遗留的这种楼进行仔细的检测。设置标准等级和对应解决的方法。比如某个等级要拆除、某个等级需加固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近日,一艘总重超2万吨智利车厘子的国际货轮缓缓靠泊广州南沙港,随着车厘子到货量逐渐增加,价格也更加亲民。
事关上海近600万老年人!民进上海市委建议:明确陪诊服务准入条件、操作规程
杨紫《国色芳华》爆火,打脸多少内娱流水线岁刘德华演唱会上,看到了他的“江湖地位”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