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上新了老屋!

  晓南,你知道吗?2022年,我国有4.7万间房屋倒塌,79.6万间房屋破损,3700万栋房屋待加固,5.84亿栋房屋待排查......

  这些数字的背后,充满了伤痛和隐忧啊!排查久、评估难、加固干预多成为当前老旧房屋整治工作难以推进的痛点。

  利用暑假时间,小组成员梁汉斌曾在家乡附近拍下了一千多张老旧房屋的照片。他在调研中发现,不一样的地区修建房屋,要按照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去设计。但很多早期自建房在这方面是不达标的,抗风险能力很弱。

  更棘手的是,当前对老旧房屋的检测,仍以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入户考察为主。人工检测不仅耗费人力物力,且效率十分低下。面对存量极其庞大的老旧房屋,提高检测速度成为当务之急。

  梁汉斌表示,目前这款程序主要聚焦一些比较低矮的砌体结构,面对全国范围内多样的建筑,技术仍需一直在升级迭代,团队正在为此不懈努力,希望它的应用场景范围更广。

  对老旧房屋进行排查,单单解锁面部信息还不够,还要分析“病情”,给出“体检”结果。

  以往参与房屋评估的,大多是学科背景扎实、行业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要想智能地出具“体检报告”,既要保证评估的专业性,又要有效缩短排查周期,这个要求让团队迎来了更大的挑战。

  为了推进研究,小组成员跨专业学习算法开发,钻研如何在前端数据信息化处理的基础上依靠计算模型精准高效地自动出具评估报告。经过悉心打磨,团队最终提出房屋性能快速评估核心算法,开发出房屋倒塌全过程模拟计算程序。

  于是,繁琐的人工计算被程序计算所代替,智能化评估的方式既省心又高效。“利用房屋的几何尺寸、开洞大小、收到损害的程度等信息对房屋进行参数化建模,将规范规定的特定级别的地震作用施加在房屋上,最终依照房子变形的程度进行评级。”小组成员方卓祯这样解释“体检报告”的由来。

  依托这套核心算法,房屋性能评估能有多快?“只需要上传前端的数据,之后的计算评估就不需要人工干涉了,基本上1~2分钟就能够获得结果。”方卓祯说。

  在实际排查中,小组成员发现,很多房屋虽然破损严重,却是当地居民的唯一住所,如果按照传统方式从内部修葺,施工期间居民们就必须面临无家可归的窘境。

  为了破除困境,团队借助校企合作的力量,首创“力流转换-局部修缮-整体加固”的多层次加固技术体系,为房屋量身订制便捷施工、性能可靠、干预度低的加固方案,尽最大限度做到不入户、从外部提升老旧房屋抗风险能力。

  在泰州兴化蒋庄村,一座镌刻着红色基因的百年古宅,在多层次加固技术体系的加持下,成功延年益寿。

  这是一座有150年历史的传统民居,抗日战争时期,曾有多名革命战士在这里生活或工作过。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和周边水渠的建造,房屋墙面大量开裂,地基下沉,墙根附近砂浆缺失和砖块破损严重。

  面对如此脆弱的老屋,团队反复讨论它的增寿方案,最终决定采用低干预的嵌缝加固法对结构可以进行加固,其中铁基形状记忆合金条带预应力嵌缝加固法最为亮眼。

  在清理灰缝、塞入铁基条带、灌浆锚固、砂浆养护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就绪后,经过通电激励操作,“焕颜术”奇迹般地在众人面前上演:嵌在砖块之间的铁基条带由于记忆效应带动墙体向内收缩,伴随着一些灰渣的掉落,墙面裂缝肉眼可见地一点点变小了!两分钟后,加固操作结束,各项指标成功达到了预期值。

  整个加固过程充分保留了古宅外立面墙体历史风貌,为百姓留住了乡愁。“看着这座古宅又焕发了新的生机,我们心里格外有成就感。”提及这次加固,梁汉斌仍无限感慨。

  团队多次为兴化市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基于对1500多栋房屋的快速排查,提供了数十套住宅加固改造方案,为当地节省了约40%的工程开支。

  迄今为止,在朱虹、尹凌峰、陆飞等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团队的足迹已经遍布全国八省十余市。从省内区域的城市乡镇,到地震频发的西部地区,再到险情突发的灾区一线多户危房提供了加固方案咨询。

  信息化排查、智能化评估、低干预加固,形成了东南大学“居安思危”团队的“3i解决方案”,成功填补了国内老旧房屋海量排查和高效加固的技术空白。近日,该方案获得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我感觉自己所做的工作是真正能够让居民生活更加幸福的工作,是一项有意义的事业。”“土木虽然是传统行业,但我在做的东西它是新的,它在未来是能够被用上的,所以我想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小组成员们在收获鲜花与掌声的同时,也收获了对自身专业的自信与热爱。

  团队指导老师、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虹说:“我们做这些的初心就希望学生能充分用好学校的科研平台与学科资源,抓住传统行业向智慧化方向转型的契机,发挥自己的真才实干,聚焦行业痛点问题进行技术创新并加以应用,造福人民、造福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