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与案例

专家解读 钱嘉宏:“3米层高”——构筑“好房子”新图景

  作者系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总建筑师,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总经理、总建筑师

  在近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要加快建设“好房子”,并将住宅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这一政策不仅顺应了百姓对居住品质日益提高的需求,更标志着我国住宅建设从“住有所居”迈向“宜居优居”的新阶段。

  提高住宅的层高,可以明显提升居住空间的舒适度,增加净空高度,缓解大户型的空间压抑感,同时也为建筑立面加大开窗采光面积提供了可能性,有利于自然通风,让室内阳光更加充足,让居住环境更加健康舒适。

  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追求,地暖、新风系统、中央空调等设备慢慢的变成为改善型住宅的“标配”。“3米层高”,能为这些设备提供充足的安装空间,确保设备高效运行,逐步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可以说,“将住宅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是通过政策引领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将鼓励开发企业、设计师探索更人性化的居住空间解决方案,进而推动住宅品质的提升。

  正如此前,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北京赛题创新实践了阳台、架空层、风雨连廊三个鼓励政策 ,这不仅激发了广大设计师的建筑创作热情、开拓了“好房子”设计思路,同时三个鼓励政策也应用到大赛北京赛题实施项目(龙湖·观萃)中,引发了市场热烈反响和广泛认可。

  北京市结合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示范项目的创新经验,完善并出台了《北京市高品质商品房设计导则(试行)》。随后于2025年年初发布了《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好房子”规划管理有关技术要点(试行)》,统筹考虑住房新增供应和存量去化,在提振土地和住房市场信心的同时,也要为市场长期稳定可持续创造条件,最终实现以住房品质提升推动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政策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多样化居住生活需要。

  “好房子”建设,为住房建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能,不仅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好房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协同创新。“好房子”建设需要在“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服务”五个方面下功夫,涉及开发、设计、建造、生产、运维管理等所有的环节。只有全产业链不断的提高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推动“好房子”建设目标落地。相信未来,“好房子”建设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途,为推动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最新商品房销售价格变更情况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3月份,住房市场成交活跃度提升,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房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一线城市商品房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销售价格环比总体降幅收窄;各线城市同比降幅均继续收窄。

  近日,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方面实行建筑垃圾转移联单管理的通知》。

  自4月1日起,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在全部地级市开展。各地依托全国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结算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工伤职工持社保卡直接结算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工伤医疗费用、住院工伤康复费用和辅助器具配置费用。

  近期,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石标路格外美丽。近180株“四季春1号”紫荆树沿着石标路中央绿化带绵延分布,竞相绽放出粉紫色的花朵,将整条道路装点成了一条如梦如幻的“空中花海”长廊,为众多市民提供了赏花的绝佳胜景。

  城建档案全面记录了城市建设发展变迁的全过程。在城建档案所,珍藏的46万余卷城建档案资料构建起城市发展的“立体记忆库”。这些珍贵的“城市家底”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了依据。

  据了解,北京将加大新毕业大学生青年公寓、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人员宿舍专项租赁供给力度,在中心城区、平原新城每区提供不少于300套(间)公寓型和宿舍型租赁房源。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通知要求 聚焦城镇住宅工程隔声、串味、渗漏等质量上的问题开展重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