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白开水里放片它保护心脏摆脱心慌心悸远离脑梗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前些日子,回老家过年,碰到一位邻居大姐,来家里做客。聊天的时候得知,大姐近半年来,心脏一直不好,时有心慌心悸的症状,常常感觉心跳加快,气短盗汗,心神不宁,容易发脾气。在进一步的观察下,发现大姐呼吸有些急促,气力不足,面色略显苍白憔悴。再通过脉象判断出,大姐是气虚血虚的体质,气血不足,导致时有心慌心悸的现象出现。当以补充气血为主,同时调理体质,方可治疗此症。由于大姐的症状较轻,且黄芪有“补气之王”的称号,民间更有:“内行喝黄芪,外行泡枸杞”的说法。所以,我推荐她用黄芪泡水喝,日服三次,来补充气血即可。

  如此,大姐在服用了两周后,心慌心悸的症状明显缓解了,发病的频率也减少了。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两经。具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作用。

  人参味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具有补益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养血,安神等作用。

  相比于黄芪,人参的补气作用更强。平时肺气虚弱,心气不足,容易感觉劳累,不想说话,或者睡眠不足,建议适当服用。黄芪补气偏于走表,效果不及人参,但是能升阳助气,有提升阳气的作用。对于爱出汗、感冒、过敏、免疫力低下、腿脚虚肿的人,可以适当使用。

  黄芪和人参搭配使用,补气第一。两者配伍,出自《脾胃论》中记载的升阳益胃汤。可以调理脾胃,补益气血,定心安神抗衰老。也可把它们放在一起,泡水服用。

  炮制方法:生黄芪简单晾晒保存即可,而炙黄芪主要是用生黄芪和蜂蜜炒制而成。

  功效差别:相比于生黄芪,炙黄芪药性更温和,其助阳的作用更加显著。所以,炙黄芪补阳助气的作用更显著,而生黄芪利水消肿,固表止汗,脱毒生肌作用更强,对于脾胃虚弱的人,选用炙黄芪会更合适。

  炙黄芪由于有蜂蜜的成分,其味道会更加香甜。两者均可泡水服用,具体能够准确的通过自身体质,和具体药效选用即可。

  中医的五行学说中,心脏是属火的,是最需要阳气的。心主血,血液的运行,津液的分布,都需要阳气的推动。好比是人体的发动机,推动血液,分布到全身各处。心气充足,心阳旺盛,心脏正常工作,才能维持其他器官各自发挥作用,机体保持平衡的状态。若是阳气不够,动力不足,为维持代谢的平衡,心脏就会加快跳动,去输送血液。心脏超负荷运转,便会发生故障,有极大几率会出现心跳减慢的现象,严重的可能会骤停。长此以往,心脏功能受损,还会诱发其他疾病。

  这就好比是一台机器,要是加快运行频率,机器超载运转,时间久了,就有可能会出现故障,而且常规使用的寿命也会相应的减少。所以说,出现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的症状,说明心脏的功能失常,气血不足,心阳不升。对症下药,补升阳气,便可以药到病除。

  所以,在这里,黄芪是通过升阳益气,来使得机体血液正常运作,血液能够流回心脏,那么心跳频率就正常了。心慌心悸的症状就能得到缓解。

  研究发现,脑梗的发病原因,是脑部血管堵塞而造成的。黄芪有补全身之气的作用,气可以游走全身,通经活络,推动血液的流动。人体的血管,就好像水管一样。脑梗的发生,可以形象的看作是水管在冬天结了冰。黄芪可以升阳补气,就好像往水管里通入了水蒸气,热气融化寒冷的冰块儿,冰块变成了可以流动的水后,水在管道里流通。水管就不会堵住了。这样就很好的预防了脑梗,脑血栓的发生。

  减肥:由于黄芪还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并且归脾胃两经,对于脾胃也有补益的功效。所以,服用黄芪有助于消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代谢,有利于身体把多余的水分排出,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

  补血:在中医中,气血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气血是身体营养的东西的两种存在形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就像水和水蒸气一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其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依据环境的要求,呈现不同的形态,来适应机体的需求。所以,这里是通过益气来达到补血的目的。

  临床医学发现,黄芪还可以抗炎,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利于强身健体。

  用95度以上的开水冲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煎煮10到15分钟,尽可能的把黄芪中有效成分浸泡出来,再饮用,能发挥其最大的药性。

  黄芪15克,当归3克,大枣3到5枚(去核),泡水代茶饮。体寒的人,可以再加三片生姜,容易上火的人,可以加10克麦冬。

  1.中医讲究平衡之道,故而补气不宜太过,太过则会导致上火,对身体也有损伤,所以不建议长期服用;

  2.黄芪是温热性的药,具有升阳的作用,对于有热湿,热症的人,不建议服用;

  4.现代医学证明,黄芪有升压的作用,对于已经患有脑梗,脑血栓的患者,不建议单独服用黄芪,最好在医生的诊断后,根据真实的情况辩证用药。